-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卢捷湘).ppt-长沙医学院图书馆
医学教育认证概况及思考 卢捷湘 一、认证的概念及内涵 二、全球和地区医学教育认证标准 三、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产生的背景 四、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关注要点 五、医学专业认证准备 六、对执行医学教育标准的思考 一、认证的概念及内涵 定义:由指定的专门机构、采用既定标准和程序对医学教育机构进行审核与评估的过程。 形式:同行评议、外部质量审核。 宗旨:达到最基本要求,同时鼓励超越基本标准的质量发展,尊重院校合理的自主权和学术自治。 目的:保证教育质量,促进教育改革。 二、全球和地区医学教育认证标准 (一)国际背景 医学教育的全球化:178个国家2194所医学院校。 医学教育的多元化:教学传统、管理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评价原则、临床实践机会、可利用资源。 医生的跨国界,跨地区流动。 (二)国际医学教育标准 纲领性文件: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制定的国际医学教育标准(world federation for medical education WFME)针对医学教育过程。 国际医学教育学会(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IIME)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制定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主要针对教育结果(毕业生能力)。 WFME的引领作用: 1997年开始着手制定医学教育国际标准 2001年发布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 2003年发布医学教育标准的三部曲 2004年与WHO建立改进医学教育战略伙伴关系 2005年WFME/WHO制定了医学教育认证指南 2007年WFME/WHO在哥本哈根大学着手制定全球卫生专业教育机构名录(阿维森纳) WFME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9个领域36个亚领域基本要求、高标准要求 WFME全球标准的影响力 已被翻译成15种文字; 已成为区域/国家标准的模板,被许多国家进行了本土化的研究; 已被世界各地区70多个国家、250多所医学院校用于试点认证或评估。 认证的作用 学校受益 1.可靠的认证信息是对其教育质量的肯定; 2.学校所授毕业及学位为国家或国际认可; 3.使学校在本地/国家/全球范围内树立声誉,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增强; 4.受同业认可可获得政府更多的资金和项目的支助; 5.使学校员工、学生受益。 三、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产生的背景 国际背景——WHO 1977年 WHO提出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1981年 WHO提出到2000年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 必须培养五星级医生 医疗保健的提供者 医疗保健决策者 健康教育者 社区服务者 服务管理者 重新定向医学教育目标 职业素质:符合伦理和法律的态度与行为 基础知识:文理基础,生物医学与临床医学 临床思维与专长 人际交流,团队合作与实践应用能力 预防与群体观念 科学方法与批判性思维 终生学习能力 国际背景中的中国 1、中国医学教育对身边高速行驶的国际列车不甚关注,埋头于扩规模求发展; 2、中国医学院校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明显落后于国际趋势; 3、多数院校对于国际化准备不足,对教师培训不够,新一轮改革启动缓慢。 国内背景 1.改革开放30多年,卫生服务需求发生巨大变化,医学教育必须进行相应改革; 2.教育规模过大,教育资源短缺,教育理念保守,教育改革滞后; 3.面对国际化趋势,建立具有国际可比性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势在必行。 制定原则 1.从国情和院校实际出发; 2.教育结果与教育过程相结合; 3.构建与全球标准接轨的国家标准; 四、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关注要点 (一)临床医学专业标准 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3个领域35项造就人才的规格:知识、技能和态度。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12项,知识目标10项,技能目标13项)。 临床医学专业的办学标准10个领域, 44项培养过程的规范、办学与教学。 1.宗旨及目标 1.1宗旨及目标 1.2宗旨及目标的确定 1.3学术自治 1.4教育结果 关注要点 依据卫生需要和专业标准,确定任务和目标; 要有共同利益方的参与,使全校师生周知; 实行有共同利益方参加的教学委员会制度; 依据学校确定的教育目标,制定课程计划,评定教育结果,实行基于执业能力的医学教育。 2.教育计划 2.1课程计划 2.2教学方法 2.3科学方法教育 2.4思想道德修养课程 2.5自然科学课程 2.6生物医学课程 2.7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及医学伦理学课程 2.8公共卫生课程 2.9临床医学课程 2.10课程计划管理 2.11与毕业后和继续医学教育的联系 关注要点 1.要求从学科课程转向整合课程(横向与纵向); 必须明确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