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中国古代学前教育史 《学前教育史》教学课件.ppt

NO1中国古代学前教育史 《学前教育史》教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第三节 《礼记·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孔子曰:“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 家教与治国的逻辑关系本源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中家与国的密不可分。皇位实行嫡长继承制,百姓以血缘关系论亲疏。父权与君权名异实同。“家之不宁,国难得安。”由此,许多政治家、思想家提出国之本在家,欲治其国,须先齐家的观点,并赋予家庭人口生产、物质生产、教育三重功能,使中国传统的家庭具有特殊的意义。 (二) 齐家治国 中国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第三节 (三) 光耀门楣 如果说齐家治国是政治家为古代学者学前教育制定的终极目标,那么光耀门楣则是普通家庭实施学前教育的实质动机与最切近实际的目的。 将个体的光荣与家庭的荣耀联系起来,根源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中国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第三节 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 二、 (一) 身体保健教育 食勿过饱,穿勿过暖 1. (1) 食勿过饱。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到“乳儿不可过饱,饱则滥而呕吐”。宋代著名的儿科医学家钱乙主张“若要小儿安,须带三分饥与寒”。 (2) 穿勿过暖。明代医生薛凯在《保婴撮要·养护》中提倡要使婴幼儿“敷见风日”,若此,“则直气刚强,肌肉致密”;若藏于重帏密室,或厚衣过暖,“则筋骨软脆,不任风寒,多易致病”。 中国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第三节 注意扶持,避免惊吓 2. (1) 注意扶持。明代医生万全在《育婴家秘·鞠养以慎其疾》中指出,小儿“能坐、能行,则扶持之。勿使倾跌也”。 (2) 避免惊吓。万全在《育婴家秘》中指出:“凡小儿嬉戏,不可妄指他物作虫、作蛇。小儿啼哭,不可令装扮欺诈以止其啼,使神志昏乱。” 中国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第三节 (二) 生活常规教育 礼仪常规的训练 1. 封建礼教是封建时代人们思想行为的规范体系。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礼”的核心在于辨名分、定尊卑,使君臣、夫妇、长幼、上下各有等级差别,从而确定各类人际关系的准则及相应的行为规范,使每个人都能在自己所处的位置上安守本分、循规蹈矩,从而稳定整个社会秩序。 中国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第三节 养成卫生习惯 2.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指出:“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饮食照管勿令污坏;行路看顾,勿令泥渍。”朱熹在《童蒙须知》中指出:“凡为人子弟,当洒扫居处之地,拂拭几案,常令洁净。” 清人朱柏庐也要求子弟“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整洁”。 中国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第三节 (三) 思想品德教育 立志 1. 中国古代教育家都把立志视为品德教育的首要内容,其中许多人都把立志报国作为首要的教育内容。朱熹认为,只有从小打下基础,学成技能,长大以后才能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他首先注重学习目的教育,认为一个人要求学,必须先“立志”,“立志不定,如何读书”。 立志为学,也是古代家庭对孩子进行立志教育的重要方面。为了让儿童立志向学,古人还总结了很多名人典故,如头悬梁锥刺股、囊萤照读、凿壁偷光等,都成为父母教育孩子勤奋用功的好教材,在民间广为流传。 中国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第三节 孝悌 2. 《吕氏春秋·孝行》中说:“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孝悌之道成为古代道德的根本。“孝”的教育,主要是要求幼儿从小养成不违父母意志,服从父母绝对权威的习惯。《弟子规》中规定:“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见图1-3)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居家杂仪》中也指出:“凡诸卑幼,事无大小,毋得专行。必咨禀于家长。”这些均突出了父母的绝对权威。对幼儿进行“孝”的教育,还要求幼儿自小养成敬奉双亲的习惯。《孝经·纪孝行章》中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 中国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第三节 图1-3 《弟子规画传》插图(王登科绘) 中国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 第三节 崇俭 3. 提倡节俭,反对奢糜,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 (1) 古代中国是农业文明古国,农村的稳定决定着朝廷的安危。农业生产艰辛,丰收得之不易,正如唐诗中所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 提倡勤俭并举。“一生之计在于勤”,但只知勤若不能节俭,勤劳所得很快就会化为乌有。明清之际,学者孙奇逢在其《孝友堂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