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危机的演变 2007年2月13日,美国抵押贷款风险浮出水面 2007年4月4日,美国第二大次级债机构新世纪金融申请破产 2007年7月10日,标普降低次级抵押贷款债券评级,全球金融市场大跌 2007年7月19日,贝尔斯登旗下对冲基金濒临瓦解 2007年8月1日,美国次级债连锁反应,港股受累下挫 2007年8月7日,中行、工行卷入美国次债危机2007年8月9日,法国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卷入美国次级债,全球大部分股指下跌,金属原油期货和现货黄金价格大幅跳水 2007年8月10日,美次级债危机蔓延,欧洲央行出手干预 2007年8月11日,世界各地央行48小时内注资超3262亿美元救市,美联储一天三次向银行注资380亿美元以稳定股市 2007年8月31日,伯南克表示美联储将努力避免信贷危机损害经济发展,布什承诺政府将采取一揽子计划挽救次级房贷危机 2007年9月18日,美次级债危机波及英国,北岩银行遭挤兑拟分拆出售 2007年11月1日,美联储再度降息0.25个百分点 2007年12月6日,英国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布什宣布次级房贷解困计划 2008年1月15日,花旗集团宣布,由于出现了高达180亿美元的次贷相关损失,公司在去年第四季度净亏损98.3亿美元 2008年1月16日,摩根大通公布2007年财报,第四季度亏损35.88亿元,其中因次贷损失13亿美元 2008年1月22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75个基点 2008年1月24日,美国公布减税方案细节 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破产,演变为全球金融风暴 2009年1月14日 北美最大电信设备制造商 北电网络公司 申请破产保护 2009年1月16日 欧洲央行再度降息至历史低点 2009年6月1日,通用公司破产 二、爆发的原因 (一)金融监管制度的缺失。与 美国近三十年来加速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密切相关。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使已有的分业监管模式失去了效力,这必然增加了整个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因而政府的不力监管就成了危机爆发的主导因素。 (二)国际货币体系扭曲。主要矛头指向美元与其他货币的不平等关系。比如杨公齐认为区域或全球性经济失衡会导致国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重新配置,而国际资本通过扭曲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来流动就会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的爆发。 (三) 委托代理链过长。主要针对道德风险问题。比如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专家陈志武认为次贷危机的起因就是由于美国资本市场的委托代理关系链太长了,尤其是无限衍生的证券链条会使资金的最初供应者与最终使用者之间的距离太远,从而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被无限地延伸,这必然使风险监管机构形同虚设,再加上受利益驱使的证券信用评级制度失效,这都会使风险被无限地放大,这就是美国次贷危机的主因。 (四)过度消费。过度消费导致贷款债务持续增长,为弥补巨额消费赤字,美国人想出种种投机方法来出售以债券为载体的债务,通过债务去侵吞其他国家的财富,经年累月,大量购入商品与支付能力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最终不可避免地爆发了金融危机。(余永定、王小东)乌克兰专家尤里?帕霍莫夫则认为,这次金融危机源于“美式文明”,即金融海啸的源头并非只是单纯的市场过热的反映,而是起源于“惟一全球大国”美国的生存方式。 (五)政策诱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都可能使原本均衡的宏观经济失衡,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往往适得其反,加剧经济的波动。主要针对格林斯潘的低利率经济刺激措施。(许小年等人) (六)流动性过剩。全球性流动性过剩不仅使全球的通胀压力加大,还会加速国际资本的流动,大量“热钱”涌入房地产业,使房价泡沫越吹越大,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危机。与“次贷证券化”密切相关。 简要评价:金融危机的爆发通常表现在利率、股价等金融产品价格的快速和剧烈恶化,因此影响金融产品价格的因素必然是导致危机产生的原因;但是就上述所列原因而言,政策因素往往是催化剂和助推力量;委托代理和流动性过剩解释实质可归结于监管缺失和金融自由化泛滥;过度消费属于实体经济层面是金融经济的支撑,长期累积可能成为危机的重要诱因,而要从根源上讲,可能还应诉诸于制度因素。 三、产生的影响 (一)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1、全球经济复苏延缓 引发国际贸易和投资低迷和萧条 2、国际资本市场震荡 美国股市直接影响全球股市波动;美元的特殊国际地位、国际资本的流动和再配置等。 (二)对我国的影响 1、对我国出口的影响。该影响是最为主要的,影响我国的外需。 2、将面临经济增长趋缓和严峻就业形势的双重压力。 3、将加大我国的汇率风险和资本市场风险。 资本市场风险如证券期货市场等的影响。 欧债危机 一、欧债危机的产生 一种主权债务危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题二财政宏观调控问题研究分析报告.ppt
- 专题二第二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分析报告.ppt
- 专题二第三课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分析报告.ppt
- 专题二第三课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人民版必修分析报告.ppt
- 专题二多媒体制作第三章应用操作操作入门&插入媒体资源分析报告.ppt
- 专题二考点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分析报告.ppt
- 专题二课题三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分析报告.ppt
- 专题二牛顿运动定律n分析报告.ppt
- 专题二企业合并分析报告.ppt
- 专题二认知心理(感知觉)分析报告.ppt
- 岸基供电系统 第4部分:工频电源.pdf
- 人教版八下英语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_测试卷.docx
- 热带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木薯.pdf
-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 渔用气胀救生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大练兵语文试卷.docx
- 食品安全-花椒籽油 (2).pdf
- 2025年海博思创分析报告: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pdf
- 地理标志产品 宽城板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