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本概念 二、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的概括 1.“后工业社会论”。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认为,“后工业社会”的特征是:在经济上,从制造业转为服务业;在技术上,它以科学为基础的新工业的中心;在社会学上,它是新的技术权贵的兴起以及新的阶层原则的开始。在理论上,“后工业社会”概念的核心思想是生产力(技术)取代社会关系(财产)而成为社会的主要轴心。 基本概念 2.“晚期资本主义论”。也可以成为“跨国资本主义”或“消费资本主义”。欧内斯特曼德尔认为:当今的消费社会才算是资本主义最彻底的实现。他的分段主要是着眼于资本的发展进程,而不是以科技本身为轴心。 基本概念 3.“福特资本主义”与“后福特资本主义”等 福特资本主义关键性的基础是从一种粗放型的资本积累战略,向一种以泰勒制劳动组织(见泰勒制)和大规模生产消费性商品为特征的密集型资本积累战略的过渡。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概况 发达国家经济体制与政策的调整 调整经济政策,寻求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凯恩斯主义 ——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概况 凯恩斯主义政策的主要表现有: ①实行部分国有化 ②充分就业 ③政府直接参与国民收入再分配并占据支配地位 ④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⑤制定各种经济计划,加强宏观调控。 国家干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但又引出了信用膨胀、通货膨胀、严重财政赤字等新问题。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概况 20世纪70年代后,英美等国转而采纳现代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理论: 主要措施:国有企业重新私有化;紧缩货币,大砍社会福利项目;实行有利于富人和企业的税制改革以刺激投资;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等改革措施;制定严厉的法律制度 影响:抑制通货膨胀、增强市场活力 社会贫富差距急速扩大 美国的选举人团制 美国的选举人团制 根据美国宪法,美国总统由按各州议会规定的方式选出的选举人团选举,而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选民投票时,不仅要在总统候选人当中选择,而且要选出代表50个州和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简称华盛顿)的538名选举人,以组成选举人团。总统候选人获得超过半数的选举人票(270张或以上)即可当选总统。美国各州拥有的选举人票数目同该州在国会的参、众议员人数相等。参议院由各州选举两名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人数则根据各州人口比例来确定。除了缅因和内布拉斯加两个州是按普选票得票比例分配选举人票外,其余48个州和华盛顿均实行“胜者全得”制度,即将其选举人票全部给予获得相对多数选民票的总统候选人。如果所有候选人都未能获得半数以上的选举人票,则由国会众议院从得票最多的前三名候选人中选出总统。 星球大战计划 海湾战争 欧洲的经济政治和外交战略 常识点击:《申根协定》 《申根协定》,亦称《申根协议》、《申根公约》或《神根公约》,最早于1985年6月4日由7个欧盟国家在卢森堡的一个小城市申根签署。该公约于1995年7月正式全面生效。申根公约的成员国亦称“申根国家”或者“申根公约国”,成员国的整体又称“申根区”。 欧洲的经济政治和外交战略 截至2008年,申根的成员国增加到25个: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冰岛、意大利、希腊、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和瑞士。 欧盟国≠申根国≠欧元国。申根国家中除挪威、冰岛和瑞士之外均为欧盟国家,相反英国和爱尔兰是欧盟国家,但不是申根协定的成员国。 欧洲的经济政治和外交战略 《申根协定》的主要内容包括:相互开放边境,包括在协定签字国之间不再对公民进行边境检查;外国人一旦获准进入“申根领土”内,即可在协定签字国领土上自由通行;设立警察合作与司法互助制度等。 欧洲的经济政治和外交战略 ?谋求与美国建立新型的、平等的伙伴关系。冷战结束后,欧美关系出现一定的疏离,双方在争取国际和欧洲事务主导权上多次出现矛盾,不过双方仍然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也是关系最为稳定的伙伴。 一、战后日本经济 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 1.恢复重建时期(1945—1955年) 一、战后日本经济 2.经济高速发展的奇迹(1955—1972年) 三大景气 神武景气(1954年11月-1958年6月)景气持续了31个月,实际经济增长率1956年度6.4%、1957年度7.5%。 岩户景气〔1959年4月持续到1962年10月〕景气持续42个月,1959、1960、1961年度的实际经济增长率也分别达到了11.2%、12.2%和11.7%。 一、战后日本经济 伊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