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化工原理上册复习分析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 揭示了黑体的E与其表面T的关系 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 将灰体的E与同温度下黑体的Eb之比定义为“黑度ε” (4-102) (4-103) 问题 黑体的表面温度从300℃升至600℃,其辐射能力增大到原来的 倍. 答案: 5.39 克希霍夫定理 (1) 任何物体的辐射能力与其吸收率的比值, 恒等于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能力,并只和温度有关, 与物体的性质无关. (2) 善于吸收辐射能的物体, 也善于发射辐射能. (3)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 黑体具有最大的辐射能力和吸收率. 克希霍夫定理 在同一温度下,物体的吸收率A和黑度ε在数值上是相同的, 但物理意义完全不同。A为吸收率, ε为发射率,表示物体 的辐射能力与黑体辐射能力的比值。 两固体间的辐射传热 再以 及A i =εi代入上式 在确定换热介质的流程时,通常走管程的有( ),走壳程的有( )。 A、高压流体; B、蒸汽; C、易结垢的流体; D、腐蚀性流体; E、粘度大的流体; F、被冷却的流体; 答案:A、C、D;B、E、F 18、在常压水蒸气冷凝加热空气,空气平均温度为20℃,则壁温约为( ) A、20℃; B、100℃; C、60℃; D、49.7℃。 答案:B 20、为了减少室外设备的热损失,保温层外所包的一层金属皮应该是( ) A、表面光滑,颜色较浅;     B、表面粗糙,颜色较深; C、表面粗糙,颜色较浅;     D、表面光滑,颜色较深; 答案:A 15、有两台同样的管壳式换热器,拟作气体冷却器用。在气、液流量及进口温度一定时,为使气体温度降到最低应采用的流程为( ) A、? 气体走管外,气体并联逆流操作; B、? 气体走管内,气体并联逆流操作; C、? 气体走管内,串联逆流操作; D、? 气体走管外,串联逆流操作; 答案:D 第五章 复习重点 ①蒸发操作的原理、流程和特点; ②常用蒸发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 ③蒸发计算的基本关系式,单效蒸发的计算; ④多效蒸发的流程、问题分析和计算方法。 ? 名词解释 生蒸汽:新鲜的饱和加热蒸气。 二次蒸汽:溶液中蒸发出来的蒸汽。 过热蒸汽:对饱和蒸汽继续加热,则蒸汽的温度上升,比体积继续增大,这时的蒸汽温度超过饱和温度。 单效蒸发 产生的二次蒸气不加利用,直接经冷凝器冷凝后排出。 设备简单,但蒸汽消耗量大。 多效蒸发流程 若把二次蒸气引至另一操作压力较低的蒸发器作为加热蒸气,并把若干个蒸发器串联组合使用。 能耗低,但设备投资大。 蒸发器结构 加热室与分离室组成,按加热室结构和溶液流动状态,分为循环式和单程式。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 溶液的沸点随浓度变化 溶液的沸点与溶液的种类,浓度和压力有关。 浓度升高,沸点增高。 温差损失 Δ-蒸发器的传热温度差损失,K; Δ’-溶液的沸点升高所引起的温度差损失,K; Δ’’-液柱静压头所引起的温度差损失,K; Δ’’’-二次蒸气流阻所引起的温度差损失,K。 蒸发量 以溶质为基准计算: 加热蒸汽消耗量 若原料液预热至沸点再进入蒸发器(t1=t0),且忽略热损失QL=0) e:单位蒸汽消耗量(蒸发1公斤水分)kg/kg,反应了 蒸发操作的能耗大小,是蒸发操作重要经济指标之一 理论上e≈1. 蒸发器的生产强度 定义为单位传热面积的生产能力,以U表示,单位为kg/(㎡*h) 当蒸发W任务一定时,生产强度越大,所需要的传热面积越少。 蒸发器的生产强度 为了提高蒸发器的生产强度,应设法增大蒸发器的传热系数K和有效传热温度差Δt。 加热蒸汽和冷凝器的压强是有一定限制,所以提高K是提高生产强度的主要途径。 若为沸点进料: 多效蒸发 单效蒸发消耗大量蒸汽(D/W1kg/kg); 理论上双效D/W≈1/2 ,三效 D/W≈1/3,…, n效 D/W≈1/n 多效蒸发流程 并流加料蒸发流程; 逆流加料蒸发流程 平流加料蒸发流程; 问答 1. 蒸发器的有效温度差是指( )。 A A. 加热蒸汽温度与溶液的沸点之差; B. 加热蒸汽与二次蒸汽温度之差; C. 温度差损失 2. 提高蒸发器生产强度的主要途径是增大( )。 C A. 传热温度差; B. 加热蒸汽压力; C. 传热系数; D. 传热面积; 3. 提高蒸发器生产强度的主要途径是增大( )。 C A. 传热温度差; B. 加热蒸汽压力;

文档评论(0)

奇缘之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