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AZY系列压缩氧自救器原理结构示意图 1—减压器;2—拉环;3—防松环;4—开关手柄;5—丝堵;6—压力表;7——胶管;8—挂钩;9—紧固螺栓;10—氧气瓶;11—气囊;12—排气阀:13—胶管接头;14—下卡箍;15—盲盖;16—鼻夹;17—紧固带;18—呼吸软管;19——口具;20—口具塞;21—清净罐;22—上卡箍;23—手动补绐钮;24—腰勾 * 产品型号及其含义 Z Y X 30/45 额定防护时间(30/45min) 循环式 压缩氧气 自救器 * 产品适用环境 大气压力:70——120KPa 相对湿度:(0—98)%(250C) 使用温度:-100C—+400C 稳定气压:≥1.2L∕min * 充填气压:≥20Mpa 佩戴时间:≤30S 氧气瓶容积:0.4L 防护性能: 氧气浓度:≥19%(3min) ≥25%(3min后) 二氧化碳浓度:≤2.0% * 技术要求及参数 防护时间: 45min 氧气浓度: ≥25% 二氧化碳: ≤2.0% 氧气瓶容积: 0.4 L 氧气瓶充填压力: 20Mpa * * 储气量: ≥80L 自动排气压力: 150-300pa 定量供气: ≥1.2L ∕min 手动供气: ≥60L∕min 自动供氧: ≥60L∕min 2、工作原理 自救器佩戴使用时,打开氧气瓶开关后,高压氧气通过减压器和定量孔以定量供气方式的流量进入气囊内。佩戴者吸气时,气囊中的气体经净化器过滤CO2后,再经呼吸软管、口具吸入肺部;呼气时,呼出的气体经呼吸软管、净化器过滤CO2后,再送入气囊内。从而,形成单管往复式闭路循环呼吸系统。 3、使用方法 (1)将佩戴在人体身上的自救器移至身体的前方。 (2)双手分别捏住上盖锁扣迅速取下上盖。 (3)取下上盖丢弃。 (4)展开气囊。注意气囊不能扭折。 (5)拉出口具塞,把口具放在口中,口具片应放在唇与牙齿之间。牙齿紧紧咬住牙垫,紧闭嘴唇,使之具有可靠的气密性。 * 6、打开氧气瓶开关(必须完全打开)然后用手指按动补气压板,使气囊迅速鼓起。 7、把鼻夹弹簧拉开,准确的夹住鼻孔,用嘴呼吸。 8、使用中如不完全鼓起有憋气感时,用手动补气板向气囊补气,直至气囊鼓起。不用吹气,也会自动补气。 9、自救器佩戴完毕后选择最短逃生路线,迅速逃离灾区。 * * * * * * * * * 4、注意事项 (1)压缩氧隔离式自救器的高压气瓶装有20MPa的氧气,携带过程中严禁撞击磕碰或当坐垫使用,严禁开启封口带扳手。 (2)避灾撤离过程中,严禁摘掉口具和鼻夹或通过口具说话,需联络时可以打手势。 * 压缩氧自救器佩戴三字经 1、开锁扣 2、丢上盖 3、整气囊 4、开气阀 5、拔口具 6、咬牙垫 7、按补气 8、夹鼻夹 9、匀撤离 * * 观看自救器的使用方法短片 * * (二)避难硐室 避难硐室是供矿工在遇到事故无法撤退而躲避待救的设施。分永久避难硐室和临时避难硐室2种。永久避难硐室事先设在井底车场附近或采区工作地点安全出口的路线上。对其要求是:设有与矿调度室直通电话,构筑坚固,净高不低于2m,严密不透气或采用正压排风,并备有供避难者呼吸的供气设备、隔离式自救器、药品和饮水等。 * * 在避难硐室内避难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⑴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有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救护队发现。 ⑵待救时应保持安静,不急躁,尽量俯卧于巷道底部,以保持精力,减少氧气消耗,并避免吸入更多的有毒气体。 ⑶硐室内只留一盏矿灯照明,其余矿灯全部关闭,以备再次撤退时使用。 * * ⑷间断敲打铁器或岩石等发出呼救信号。 ⑸全体避灾人员要团结互助、坚定信心。 ⑹被水堵在上山时,不要向下跑出探望。水被排走露出棚顶时,也不要急于出来,以防SO2、H2S等气体中毒。 ⑺看到救护人员后,不要过分激动,以防血管破裂。 * * 案例: 1983年1月23日铜冶煤矿掘进煤巷发生火灾后,除3名工人及时冲出火区脱险外,还有23人被堵在独头巷道里边。他们迅速撤至平巷的迎头,先用竹笆、风筒快速建起了第一道密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题五—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分析报告.ppt
- 中南大学结构力学结构动力学分析报告.ppt
- 云南省八州市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复习分析报告.ppt
- 专题五碳和碳的化合物的性质分析报告.ppt
- 中南大学结构力学矩阵位移法分析报告.ppt
- 云南省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研讨会生物新世纪主办分析报告.ppt
- 中南大学结构力学影响线及其应用分析报告.ppt
- 专题五盈利能力与股东权益分析报告.ppt
- 云栖玫瑰园提案分析报告.ppt
- 中南大学开创新能源公司终稿分析报告.ppt
- 专业采购员培训课程分析报告.ppt
- 中南民族大学讲义清华大学出版社ProtelDXP电路设计与应用第3章分析报告.ppt
- 中南民族大学讲义清华大学出版社ProtelDXP电路设计与应用第4章分析报告.ppt
- 中南民族大学讲义清华大学出版社ProtelDXP电路设计与应用第5章分析报告.ppt
- 专业导论-分析报告.ppt
- 灾害护理学突发性化学事故的护理学救援(林雪梅)分析报告.ppt
- 中南民族大学讲义清华大学出版社ProtelDXP电路设计与应用第6章分析报告.ppt
- 中南民族大学讲义清华大学出版社ProtelDXP电路设计与应用第8章分析报告.ppt
- 中南民族大学讲义清华大学出版社ProtelDXP电路设计与应用第9章分析报告.ppt
- 中南民族大学讲义清华大学出版社ProtelDXP电路设计与应用分析报告.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