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几何公差与几何误差检测 §1 零件几何要素和几何公差的特征项目 §2 几何公差在图样上的表示方法 §3 几何公差带 §4 公差原则 §5 几何公差的选择 §6 几何误差的评定与检测原则 §1 零件几何要素和几何公差的特征 项目 一、零件几何要素及其分类 机械零件是由构成其几何特征的若干点、线、面组成的。 它们统称为几何要素,简称要素。(有实、虚之分) 图4-1(a)、(b) 1. 要素按结构特征分类 (1)组成要素(轮廓要素) 零件的表面、表面上的线或 点。 ●尺寸要素 如具有直径定形尺寸的孔、轴。 ●非尺寸要素 如单个平面。 (2)导出要素(中心要素) 由一个或几个尺寸要素的对称中心得到的中心点、中心线成中心平面。 2. 要素按存在状态分类 (1)理想要素 具有几何学意义的点、线、面。 (2)实际要素 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在测量和评定 几何误差时,以由有限测点组成的测得要素(亦称提取要 素)代替实际要素。 3. 要素按检测关系和功能关系分类 (1)被测要素 即注有几何公差的要素。 ●单一要素 注有形状公差的要素。 ●关联要素 注有方向或位置公差的要素。 (2)基准要素 用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要 素。同时,该要素也是被测要素。 二、几何公差的特征项目及符号 表4-1 §2 几何公差在图样上的表示方法 一、几何公差框格和基准符号 1. 形状公差框格 形状公差框共两格。 用带箭头的指引线将框格 与被测要素相连(图4-2)。 2. 方向、位置公差框格 方向、位置公差框格有三格、四格和五格等几种。用 带箭头的指引线将框格与被测要素相连(图4-3、图4-4)。 图4-3 (a) (b) 图4-4(a) (b) 3. 基准符号 基准符号由一个基准方格(这方格内写有表示基准的英 文大写字母)和涂黑的(或空白的)基准三角形,用细实 线连接而构成(图4-5)。 图4-5(a) (b) (c) (d) 二、被测要素的标注方法 1. 被测组成要素的标注方法(图4-6) 指引线的箭头应置于轮廓线上或它的延长线线上,并且 带箭头的指引线必须明显地与尺寸线错开。还可以用带点的 参考线把被测表面引出来。 图4-6(a) (b) (c) 2. 被测导出要素的标注方法 带箭头的指引线应与被测导出要素所对应尺寸要素的尺 寸线的延长线重合(图4-7)。 图4-7(a) (b) (c) 3. 公共被测要素的标注方法 对于由几个同类要素组成的公共被测要素,应采用一个 公差框格标注。这时应在公差框格中公差值的后面加注符号 “CZ”(图4-9、图4-1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单片机设计的温度报警器教案分析.doc
- 基于递归算法的建筑外表面光伏电池布局优化与设计教案分析.doc
- 基于分数阶微积分方程的车辆悬架观测器设计教案分析.doc
- 基于分子的相似性的药物设计教案分析.ppt
- 基于甘油催化转化的化学品开发教案分析.ppt
- 基于高阶累积量的调制识别.教案分析.doc
- 基于工作过程教材建设教案分析.ppt
- 基于故障树的汽车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设计教案分析.doc
- 基于光电传感器的转速测量系统设计教案分析.doc
- 基于霍尔传感器的转速测量系统设计教案分析.doc
- 电工进网证考试《电工进网证考试考试试题》新版.doc
- 2025-2030中国药品塑料包装袋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docx
- 企业礼品方案策划方案.docx
- 企业福利方案策划方案.docx
- 2025-2030中国药品塑料包装袋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药品容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企业社工策划方案.docx
- 针灸推拿学在肌肤、胸围、身高、体重等志要检查的治疗中的应用.pptx
- 2025-2030中国药品加工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药品包装灌装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