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煤的形成与种类 (3)气缸盖上加装供醇喷嘴法(双喷嘴法) 优点:喷油量和喷醇量可以自由调节。 缺点:改动气缸盖较为复杂,成本高,无法提高充量系数;气缸内压力、温度、燃烧室壁温都低,燃烧不完全程度增加。 (4)乳化法与互溶法 方法:油+醇+乳化剂 缺点:成本大。 (5)外部混合与强制点火法 方法:甲醇与空气在外部混合器中混合后进入气缸。 (6)醇类加十六烷值增进剂法 方法:醇中加入适当的十六烷值增进剂(硝酸戊酯、硝酸己酯、硝酸乙酯和硝酸环己酯),在柴油机中单独燃用。 优点:原机进气系统和供油系统改动不大。 缺点:NOx明显增加。 (7)近壁喷醇火花点火法 方法:喷入柴油机燃烧室表面,吸收燃烧室壁面、电极端部和燃烧室内热空气中的热量而气化升温。 优点:降低燃烧室壁面、电极端部温度,延长电极寿命。 1.甲醇汽车 ●近10年山西、陕西、四川、河南、山东、黑龙江等省的企业、研究机构、大学都在进行M15、M30、M85和M100甲醇车的开发、试验和试运行;山西省现有1400多辆全甲醇M100出租车、大客车、中客车在商业运行;山西省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普及M15甲醇汽车的运行; ●太原理工大、东方发动机研究所和佳新公司、净土公司、维坊柴油机厂、江西发动机厂等企业合作,开发了469 、468、R6B、698等全甲醇电喷发动机。国Ⅲ排放。动力性优于汽油、柴油。 3、应用情况 (3)氧化安定性 ★氧化安定性:汽油在常温和液相条件下抵抗氧化的能力。 汽油的安定性分:物理安定性 化学安定性(氧化安定性) 汽油在常温下以液体状态与氧(空气)超氧化作用形成胶质。 表征汽油抗氧化安定性的参量:诱导期 实际胶质 总胶质量 碘值 ※诱导期:汽油在0.7MPa的压力和100 ℃的温度下未被氧化所经历的时间量。 ※实际胶质:指100mL的汽油在试验蒸发完后剩下的胶质量,以mg表示,即mg/100mL。 ※总胶质量:胶状的、结构复杂的沉淀物。 ※碘值:100g汽油和碘作用能吸收碘的克数。 汽油的碘值愈大,表征该汽油所含不饱和烃愈多、亦即该汽油的抗氧化安定性愈差,允许储存的时间愈短。 ※酸度:中和100mL汽油中酸性物质所消耗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影响汽油化学安定性的因素: (1)烃族组分和含量 ※烯烃、二烯烃、环烯烃和带支链的芳烃量越多,安定性差 ※安定性比较 :二烯烃环烯烃链烯烃 ※直链的α—烯烃比双键位于中心附近的异构烯烃更活泼 (2)非烃类含量 硫、硫化物(硫醇、硫酚)、氮氧化合物 (3)环境 ※水分 促进氧化,溶解抗氧化、防胶化添加剂 ※阳光 使环境温度升高,易于氧化生胶 ※空气 促进氧化生胶和蒸发损失 ※金属 催化促进生胶,破坏抗氧化剂 (铜、铁、铅、锌、铝、锡) ※容器壁面材料 ※存储方式 胶质对发动机的影响: ※堵塞供油系统 ※加速结胶、积炭,造成气缸漏气、功率不足 ※积炭造成热面点火,增加爆震倾向 ※积炭造成磨损增加 (4)腐蚀性 ※硫和硫化物的腐蚀 腐蚀并磨损发动机零部件,促进汽油胶质的形成,破坏机油,使发动机燃烧室零件积碳,使催化剂中毒。 ※有机酸腐蚀 环烷酸遇水腐蚀钢铁、铅、锌等金属,温度升高,腐蚀愈明显,使油加速生胶。 ※水溶液酸和碱的腐蚀 水溶液酸和碱腐蚀发动机零部件,堵塞滤清器,促进烃类氧化、分解和胶质化。 ※水分的腐蚀 能直接使金属起化学或电化学的的腐蚀作用,使硫化物和酸性物溶于水,加速金属腐蚀和汽油胶质化,引起积碳、结胶、堵塞滤清器和油路。 图2-3-14 汽油机零件积碳层厚度与汽油含硫量的关系 图2-3-15 汽油含硫量与汽油机燃烧室表面积碳速度的关系 图2-3-16 零件相对磨损量与汽油含硫量的关系 图2-3-17 温度和汽油中含芳烃量对汽油溶水率的影响 表2-3-7 环烷酸溶液对各种金属腐蚀量的比较 根据发动机压缩比选择汽油标号。 压缩比8.5~9.5: 93号汽油。 压缩比大于9.5: 97号汽油。 根据季节选择蒸气压。 夏天(5月1日-10月31日):较低蒸气压(防止发生气障) 冬天(11月1日-4月30日):较高蒸气压(保证顺利起动) 4、选用汽油的依据 表2-3-8 车用汽油(Ⅲ)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17930-2006 74 2010-01-01 实施 旧国标 表2-3-8 (续) 0.05 2.5 35 0.018 旧国标 表2-3-8 (续) 六、柴油 1、主要物化特性 表2-3-9 轻柴油的主要物理化学特性 (1)自燃性 ★自燃性:柴油在无外源点火的情况下能够自行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