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民族地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docVIP

武陵山民族地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陵山民族地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doc

武陵山民族地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新华乡党委书记 钱锋) 武陵山民族地区是以武陵山脉为中心,以土家族、苗族、侗族为主体的渝湘鄂黔四个省(市)毗邻地区,总面积为15万多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000多万人,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回族和仡佬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总计1200多万人(其中土家族750万人、苗族300万人、侗族150万人、白族14万人、回族10万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武陵山民族地区总人口的40%。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为喀斯特地貌,峰峦叠嶂,山高谷深,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资源富集区。该地区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旅游资源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近年来,在各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之下,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励精图治、务实奋进,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经济总量大幅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民生活逐年改善,区域影响日益扩大,正由过去的蛮夷之地、贫穷之乡成长为中国极具发展潜力的希望之地。然而,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况,经济社会发展一直处于低位运行阶段,与其他地区的差距正呈现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 根据国务院(国发〔2009〕3号)文件要求,2009年10月“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在重庆黔江成立。“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包括贵州铜仁地区,湖北恩施州,湖南湘西州、张家界市、怀化市和重庆市黔江区、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武隆县等地。这一地区具有富集的水能、矿产、农业资源和绚丽多彩的旅游和民族文化资源,但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经济社会发展一直比较滞后,是国家重点帮扶的贫困片区之一,是全国最贫穷的一个经济协作区。 制约武陵山民族地区发展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水平低 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小,工业化、城镇化、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一些经济指标的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比如,渝东南民族地区人均GDP与全市相比,2005年的相差绝对额为5742元,2009年则为10770元。特别突出的是,民族地区二元结构十分明显,农村各族群众行路难、吃水难、就医难、上学难、文化生活贫困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农村产业薄弱,农民增收渠道窄,脱贫致富缺乏后劲。总看整个武陵山民族地区,这样的情况普遍存在。 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近年来,国家和各省市通过加大对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使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由于历史欠帐过多,公共投入供给与投入需求之间严重不平衡,加之投入成本高,比较效益低,制约社会资本投入的增长,使得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很难得到根本改善。虽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基础设施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的状况仍然没有根本改变,与统筹城乡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三.教育发展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 社会存在重基础教育轻职业教育的误区,造成职业教育生源紧缺、素质偏低的现象;职业技术教育办学层次单一,对初职和高职教育质量提高重视不够;实验实习基地缺乏,专业师资量少质弱,办学质量不高;职业教育缺乏城乡统筹办学思路,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对人才需求衔接不够,缺乏集约化、规模化办学机制;武陵山区产业发展亟需高层次人才缺口大与高等教育发展滞后的矛盾十分突出。 四.武陵山区缺乏特殊优惠政策和对口扶持。 武陵山区骨干企业少,中青年劳动力主要靠外出务工增加收入,缺乏推动民族地区企业发展优惠政策,带动全民就业和创业。如对民族地区企业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全额返还给当地或企业;将民贸民品政策享受范围扩大到民族地区的所有企业;组织沿海发达地区和中央大型企业对口支援武陵山民族地区。 如何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迎难而上,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经济区域,让武陵山的地区经济自成体系,探索出一条在贫困落后地区快速发展的新路子是武陵山民族地区的机遇与挑战。 对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几点意见 一是发展特色经济。武陵山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经济产业的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旅游业。武陵山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奇特、民族风情浓郁,具备旅游开发的特殊优势。这里应该形成一条武陵山独特的旅游线,这条旅游线,既有自然风光,又有文物古迹,更有民俗风情、自然村寨、民族文化等。第二,种植业。武陵山民族地区由于地理、气候的特殊性和多样性,使该地区生物资源特别丰富,被誉为“天然植物园”和“中药材宝库”。油桐、黄连、油茶、辣椒、生漆、五倍子、杜仲、当归、天麻、党参、黄柏、灵芝、苎麻、魔芋等名贵药材及物品应有尽有。武陵山民族地区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围绕特色生物资源,完全可以发展成为优质高效的农村特色经济产业。 二是要加强科技人才培养,提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