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组织2-3个体心理和行为.ppt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刘艳秋 Part1:关于人的理论 一、人性假设理论 二、需要层次理论 三、中国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 一、需要与行为 二、动机与行为 三、激励机制 一、价值观的内涵 二、价值观的分类 三、价值观在管理中的作用 一、感觉与知觉 二、社会知觉的概念和分类 三、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 四、归因理论 感觉剥夺实验 第一个以人为被试的感觉剥夺实验是1954年在加拿大的一所大学的实验室进行的。被试是自愿报名的大学生,每天的报酬是20美元(当时大学生打工一般每小时可以挣50美分。 所有的被试每天要做的事是每天24小时躺在有光的小屋的床上,时间尽可能长(只要他愿意)。被试有吃饭的时间、上厕所的时间,但要严格控制被试的感觉输入,如图所示。 推荐电影:[叛狱风云,The Experiment.2010.以1971年美国心理学家金巴多教授的「史丹佛监狱实验」为基础。 实验的内容 为了营造出极端的感觉剥夺状态,实验者将被测学生关在有隔音装置的小房间里,让他们带上半透明的保护镜以尽量减少视觉刺激。接着,又让他们戴上木棉手套,并在其袖口处套了一个长长的圆筒。为了限制各种触觉刺激,又在其头部垫了一个气泡胶枕,同时用空气调节器的单调嗡嗡声限制他们的听觉。除了进餐和排泄以外的其他时间,实验者都要求被测学生躺在床上。可以说,这就等于是一个所有感觉都被剥夺的状态。 实验前,大多数被试以为能利用这个机会好好睡一觉,或者考虑论文、课程计划。但后来他们报告说,对任何事情都不能进行清晰的思考,哪怕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不能集中注意力,思维活动似乎是“跳来跳去”的。感觉剥夺实验停止后,这种影响仍在持续。 实验结果 尽管报酬很高,却几乎没有人能在这项感觉剥夺实验中忍耐三天以上。最初的8个小时好歹还能撑住,之后,被测学生有的吹起了口哨,有的自言自语,显得有点烦躁不安。对于那些8小时后结束实验的被测学生,即使实验结束后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也会频频出错,精神也集中不起来了。 实验持续数日后,人会产生一些幻觉。例如看到大队老鼠行进的情景,或者听到有音乐传来等等。当实验进行到第4天时,被测学生出现了双手发抖、不能笔直走路、应答速度迟缓以及对疼痛敏感等症状。 被测学生参与完实验后,实验者再继续进行追踪调查,发现被测学生在实验结束后,需要3天以上的时间才能回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实验结论 人的身心要想保持在正常的状态下进行工作,就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新的刺激。丰富的、多变的环境刺激是有机体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感觉与知觉P61 1、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过程的最初的最简单的反映形式。 感觉最基本的特点是只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蒙上你的眼睛看世界 堵上你的耳朵听世界 捏住你的鼻子嗅世界 戴上厚手套触摸世界 知觉和感觉的关系 以视觉为例,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为我们提供了某种颜色、边界、线段等个别属性,经头脑的加工我们认出了“这是一个香蕉”,“那是一个墨水瓶”。 这种把感觉信息转化为有意义的、可命名的经验过程就是知觉。知觉是个体借助于过去经验对来自感受器的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这是什么? 在知觉一个客体时,我们总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把它归为某一类,说出它的名称或赋予它某种意义。 我们对感觉信息的解释,通常采取假设检验的方式,即从提出假设到检验假设的过程。 “左半部是三齿,是一个三齿叉?不像,因为右半部是两齿的。是两齿叉?也不像,因为左边是三齿的。那它到底是什么呢?”最后只好说“是一个不可能图形”(impossible figure)。 对于b,人们运用“三齿叉”、“两齿叉”的假设(命名)对感觉信息进行检验,但都没有成功,因而困惑不解。不过,平常我们对熟悉对象的知觉假设检验过程都是压缩的,是一种无意识推论的过程。只是在知觉困难时假设检验过程才显现出来,才被我们觉察到。 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 知觉对象的特征P64 1、人们在知觉事物时,会根据对象的特征进行组合、整合 接近律 相似律 闭锁律 连续律 2、知觉对象的颜色、形状、大小、声音、强度和高低、运动状态、新奇性和重复次数等因素会影响知觉结果 AB与BC哪个更长? 形状错觉 看到的是螺旋状,其实是? 运动错觉 3、社会知觉的分类P63 根据知觉的对象,社会知觉可分为: 对人的知觉: 人际知觉: 角色知觉: 自我知觉等: (一)首因效应——第一眼的“美”与“丑” (primacy effect) 心理学家认为,由于第一印象主要是性别、年龄、衣着、姿势、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态、姿势、谈吐、衣着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人的内在素养和其它个性特征,不管暴发户怎么刻意修饰自己,举手投足之间都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