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法冶锌硫化锌焙烧中性浸出净化除杂电解沉锌教案分析.ppt

湿法冶锌硫化锌焙烧中性浸出净化除杂电解沉锌教案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利用锌的标准电极电位比铜和镉的电极电位更负的特点,从浸出液中把铜和镉置换出来。 Zn + Cu2+ = Zn2+ + Cu Zn + Cd2+ = Zn2+ + Cd 加入的锌粉可置换出氢气。所 以要控制在较高的pH条件下进 行(通常为3~5)。净液过程中的 搅拌均采用机械搅拌,而不用 空气搅拌。这是为了防止加入 的锌粉被氧化。 2.4 浸出液的净化:2.4.2-锌粉置换除铜镉 (1)锌粉置换除铜镉的基本原理-电位顺序 当溶液中锌离子浓度为150g/l,并有过量锌粉存在时,其平衡电位为 体系达到平衡时, 从而可以计算出Cu2+、 Ni2+ 、Co2+ 和Cd2+除去的极限浓度分别为3.18×10-35mg/l、1.5×10-17mg/l、 5×10-12mg/l 和2×10-7mg/l,见表3-15 。 (2)锌粉置换除铜镉的限度-电位相同 2.4 浸出液的净化:2.4.2-锌粉置换除铜镉 (2)锌粉置换除铜镉的限度-电位相同 2.4 浸出液的净化:2.4.2-锌粉置换除铜镉 表3-15 锌置换净液时不同锌浓度的平衡电位及除杂限度 可见锌粉置换可使这4种离子除至合格程度。但由于动力学的因素,不能把钴除至合格程度,需要采取其他辅助措施。 净化前液 净化后液 (1)锌粉质量与用量。纯度高、粒度适中( 0.149~0.125mm )、尽量避免表面氧化,都会加快反应速度;若一段同时除铜镉,锌粉粒度以0.15~0.07mm为宜;如果分两段除铜镉,先用粗粒锌粉除铜,再用细粒锌粉除镉。加入量为理论量的3~6倍(防镉返溶,对铜来说1.2~1.5倍即可)。 (2) 搅拌速度。增大搅拌速度,可改善置换反应的动力学条件,加快反应速度; (3) 置换温度。温度升高可提高置换反应的速度,但不能过高,镉在40~55℃时发生同素异形转变,温度过高加速返溶,以50~60℃为宜,否则导致锌粉溶解增多和使镉复溶; 2.4 浸出液的净化:2.4.2-锌粉置换除铜镉 (3)影响Cu、Cd置换反应的因素 (4) 中浸液成分。 中浸液中锌的含量以150~180g/l为宜;高了锌离子产物扩散慢,低了锌置换氢气加大锌粉消耗; 酸度高了增加锌粉消耗和镉的返溶;当锌粉用量为理论量的3倍时,为保证置换后铜镉合格,pH应该大于3; 若优先置换铜保留镉,应酸化到含H2SO40.1~0.2g/l。 (5) 添加剂。当溶液中没有Cu2+时,除镉效果很差。溶液中Cu2+含量应保持在200~250mg/l。除钴时除了Cu2+外,还需要其它的添加剂。 2.4 浸出液的净化:2.4.2-锌粉置换除铜镉 (3)影响Cu、Cd置换反应的因素 由于动力学因素,除钴达不到合格程度,因此必须有另外的添加剂存在才行。常用的有砷盐净化法和锑盐净化法。 砷盐净化法分以下两步进行。 第一步是在80~95 ℃温度下,向溶液中加入锌粉的同时,加入铜盐和砷盐,除铜、钴; 第二步是加锌粉除镉。 2.4 浸出液的净化:2.4.3-净液除钴 (1)砷盐净化法 净化原理: 硫酸铜液与Zn粉反应,在锌粉表面沉积铜,形成Cu-Zn微电池,由于该微电池的电位差比Co-Zn微电池的电位差大,因而使钴易于在Cu-Zn微电池阴极上放电还原,形成Zn-Cu-Co合金。而这时的钴仍不稳定,易复溶。 加入砷盐后,As3+也在Cu-Zn-Co微电池上还原,形成稳定的As-Cu-Co(-Zn)合金从而使Co2+降到电解合格的程度。 最近研究显示生成CoAs2稳定化合物,扩大了水溶液中Co的稳定区域,热力学推动力加大。 (1)砷盐净化法 2.4 浸出液的净化:2.4.3-净液除钴 2.3 中浸渣的浸出与除铁:2.3.1- 热酸浸出黄钾铁矾法沉铁工艺 (3)热酸浸出与黄钾铁矾除铁工艺流程 热酸浸出液成分 Fe3+10~25g/l, H2SO415~28g/l。 沉矾条件 晶种为前槽渣量的5%,95~100℃,2~4h,终了酸度5g/l。 Fe1g/l。 低酸浸出温度要低一些,防止铁矾早熟60-70℃。 黄钾铁矾法的优点: 1)生成的黄钾铁钒为晶体,易过滤洗涤; 2)铁矾中只含少量的Na、K、NH4等,所以试剂消耗少; 3)铁矾沉铁过程中产生的硫酸比生成氢氧化铁或氧化铁时的少,所以中和剂用量少,对有硫酸积累的工厂有利。 黄钾铁矾法的缺点: 1)额外消耗一部分硫酸,对于年产10万吨锌的工厂,消耗硫酸达1.9万吨。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