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妇孺皆知.docVIP

王莽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妇孺皆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莽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妇孺皆知.doc

王莽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妇孺皆知,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如雷贯耳。在诸多历史学者著作、历代史书以及文学作品中,王莽可以说是千夫所指,万人唾弃,被贬低的程度绝对超过了当初“齐名”的曹操、董卓。现如今,尤其是易先生品过了三国之后,曹操的名声大幅度回升,在大部分“三国迷”眼里绝对好过了欺世盗名的刘备。可王莽呢?是不是真如评书里说的那样野心勃勃的大奸臣?或是史书里评价的篡权多位的逆贼?还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家,政治家?王莽究竟是“代汉”?还是“篡汉”?本人只在此陈述归纳部分史料,功过由大家评说。 一、王莽生平 我们先来简要看一下王莽的生平(介绍他生平的史料还只能主要从《资治通鉴》和《后汉书》中查找,其言辞不免贬低。二者相比,《资治通鉴》略为客观一些,可以理解)。王莽(公元前45~公元23),字巨君,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人,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成帝时,王政君的兄弟王凤、王商、王音、王根等四人相继为大司马大将军,王氏封侯者达九人之多,朝中重要官吏都出于王氏门下。王家势力的显赫,为王莽代汉奠定了政治基础。 成帝时期,王氏居位辅政,而王莽却疏散家财,赡养儒生。“子弟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唯莽“折节为恭俭”,受《礼经》于陈参,“勤身博学”,事母养孤,以德行著称。其伯父大将军王凤临终向王政君荐举了王莽,于是莽拜黄门郎,官至光禄大夫侍中,爵新都侯。莽为人矫饰,曾倾资赈施宾客,招纳名士,结交公卿大夫;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王莽继王根为大司马,愈为俭约。妻子“衣不曳地,布不蔽膝”,访客以为是使婢。 王莽作为大司马辅政一年多。哀帝即位后,哀帝立,重用自己的外戚丁、傅两家,莽奉政君命罢官就国。哀帝卒,无嗣,王政君即以太皇太后临朝称制,召还莽,拜大司马,迎立年仅九岁的中山王,是为平帝。此时王莽已不再听命于政君节制。从此,“附顺者拔擢,忤恨者诛灭”,大吏进退皆任莽意之所欲(注,《后汉书》语)。元始二年(公元1年)莽进位太傅,号安汉公,再进宰衡。他讽公卿奏请政君归政,政事由安汉公平决,权同皇帝。 为取得民众支持,王莽出钱百万,献田三十顷,交大司农赐予平民;还依古制起明堂:辟雍、灵台,增加博士名额;网罗儒生数千人诣京师,令改正前人乖谬,统一异说。他辞让新野田的封赏,吏民上书颂德者近五十万人。元始五年加九锡。是年平帝不明不白死去,莽立两岁的刘婴为帝,臣民称莽为“摄皇帝”。初始元年(公元8年),刘婴“禅让”于王莽,莽即皇帝位,次年改国号为“新”。 及帝位后王莽针对社会时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遭到失败,并引发了绿林、赤眉起义,于公元23年死于起义军战火。 二、王莽改革 我们再来看一下导致王莽政治失败的改革。王莽的改革在很多史书上说是“复古更制”,其实这并不是他自己首创,而是沿袭了汉武帝以来的政治、学术倾向。王莽自幼诵习《周礼》,迷信古代制度,以为完美无缺,是治国最好方案,同时也是为了缓和西汉末年尖锐的阶级矛盾,于是附会《周礼》,托古改制,下令变法,其主要内容是: [ 转自铁血社区 / ] 其一,王田、私属。为了解决长期存在的土地和奴婢问题,王莽根据井田制度,实行“王田”、“私属”制。规定:更名天下田为王田,私人不得买卖;男丁八口以下之家占田超过一井(九百亩)者,分余田与宗族邻里乡党;原无田者,按制度受田,即一夫一妇受田百亩;奴婢称为私属,不得买卖。 其二,五均、六筦。王莽下令实行“五均”、“赊贷”和“六筦”制度。“五均”是在长安及全国五大城市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设立五均官。长安分东西市,设令,各市有长;令、长皆兼五均司市官,称为五均司市师。五均官的任务是管理市场的物价,收工商税(相当于今天的工商管理局)。各地五均官制定货物的标准价格,称作“市平”。物价高于“市平”,则把库存物资按平价出售;价格低于“市平”,则任其出售。“赊贷”是由政府办理贷款(合作信用社?)。规定贫民遇有丧葬、祭祀或欲经营工商业而无资金者,可向政府贷款,政府借钱不取利息;祭祀贷款限十天归还,丧事限三个月归还不收利息;工商贷款每年要交十分之一的利息。“五均”、“赊贷”,加上政府经营的盐、铁、酒、铸钱和山泽税,合称为“六筦”。 其三,币制改革。王莽进行了三次币制改革。第一次是在居摄二年(公元7年),他下令在五铢钱外更铸五十大钱,又造币值五百契刀、值五千错刀。王莽称帝后,在公元9年又废除错刀及五铢钱,另外发行“宝货”,计有五物(金、银、龟、贝、铜)、六名(钱货、黄金、银货、龟货、贝货、布货)共二十八品。由于货币种类太多,流通不便,仅一年就废除,只留小钱值一、大钱五十两种继续使用。在天凤元年(公元14年),王莽又废除大、小钱,另推行五铢货泉、二十五铢货布两种。但货币换算比值仍不合理。 其四,王莽下令实行统一度量衡制度,将标准的度量衡器颁行天下,令“万国永遵”。(值得指出的是,

文档评论(0)

xx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