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假设在金属与氧的反应界面上,金属氧化物饱和状态,其活度系数αCr3O4=1则由式(▲)从平衡常数得:[C%]=√[Cr]3/k)·Pco 由上式可见,影响不锈钢脱碳的重要因素是温度和CO的分压。不同温度和CO的分压下C,Cr的平衡知,在1700℃和PCO=1大气压时,欲使含铬18%的金属液中的铬不氧化,一般只能脱碳到0.3%左右。只有温度升高到2000℃时,才能脱碳到0.03%,同时可以看出,再冶炼不锈钢时,PCO对脱碳过程影响很大。如能降低金属液面上CO分压,那么,脱碳反应将比铬的氧化反应进行 得更快,使(9-4)的平衡向降低含碳量的方向移动。例如在1700℃时,如果PCO降低到0.1大气压则与18%铬平衡的含碳量约为0.03%。可知,不锈钢脱碳过程中CO的分压影响比温度更 大。 Ar-O2精炼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氩气作为稀释气体降低CO界面的气压,使脱碳反应比铬的氧化反应进行更快,以达到脱碳保铬的目的。由于PCO值减小,在同样的含铬量下氩氧精炼不锈钢的终点C比一般电炉炼的低。而且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脱碳到很低的水平,Cr的氧化损失则很小。 2.工艺操作重点 AOD法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见下图 电弧炉熔化和初步调整钢水成分(钢水成分一般调整,0.6%C.5%Si,Cr、Ni进入钢种规格,总入AOD炉的钢水温度要求约1550℃)→总入AOD炉→吹炼Ⅰ期(用O2:Ar=3:1的混合气体吹到小于0.2%C温度约1680℃)→吹炼第Ⅱ期(用O2:Ar=2:1的混合气体吹到约0.1%C温度约1740℃)→吹炼第Ⅲ期(用O2:Ar=1:2的混合气体吹到含C量符合规格要大)→添加还原剂(必要时可以除渣和另造新渣进行脱硫)→调整钢水成分和温度后出钢 注:将返回钢碳素钢高碳铬铁和镍配置所炼不锈钢的规格(C、Si、S除外)用电炉将去熔化,把钢水温度调整到1580~1640℃电炉出钢并扒渣倒入Ar-O2炉,然后根据钢中C、Si、Mn的含量及钢水的重量计算出吹氧量和各个吹炼时间找到各阶段钢水中不同的C,Cr含量和温度,用不同比;例O2:Ar和气体进行脱碳精炼,达到要求的终点含量后,加入Si-Ca,Fe-Si,Al粉石灰萤石进行还原并用纯铝搅拌均匀成分调整温度后即可出钢。 电弧炉水冷挂渣炉壁 偏心炉底出钢和留钢操作 底吹电弧炉炼钢技术 氧燃辅助能源技术 富氧操作 泡沬渣 超高功率电弧炉 直流电弧炉技术 废钢预热 竖炉-电弧炉 由于电炉单位功率水平的提高,导致电炉内热负荷急剧增加,炉内温度分布的不平衡加剧,从而,大幅度降低炉壁的使用寿命,因此采用水冷挂渣炉壁和水冷炉盖已成为提高超高功率电弧炉炉壁寿命,促进提高功率电炉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 自75年的20年来,国内外的水冷挂渣炉壁技术已经成熟。电炉水冷挂渣炉壁的结构分为铸铁埋管式,板式管式水冷挂渣炉壁,以及钢质和铜制水冷复合式水冷挂渣炉壁等。 按水冷介质分类,可分为工业用水和软化水的水冷挂渣炉壁两大类。 以冷却方式分,可分为强制水冷却和沸腾冷却两种。 铸铁埋管式用于炉壁热流0.72~1.08MW/m2 板式用于炉壁热流1.08~2.88MW/m2 管式用于炉壁热流2.88~14MW/m2 经初炼后,温度成分达到出钢要求的钢水。要顺利转入炉外精炼,要求无渣(少渣)出钢。最常用的技术是偏心炉底出钢(EBT)其优点: 1.可以做到无渣出钢; 2.可以留钢操作; 3.减少倾炉角度(原45°现15°左右)大大缩短电流电缆长度( 减少阻抗); 4.炉壁水冷面积可进一步扩大(原~80%,现80~90%); 5.可以增加输入功率(阻抗减小),缩短熔化时间3分钟。 6.短粗的钢流减少了出钢时间降低了出钢温度(可降低出钢温度30℃),也减少了钢水吸气和二次氧化;(一般出钢时间仅2分钟)而普通需5分钟。 7.刚水垂直注入钢包,减轻了对耐火材料的冲刷侵蚀,提高了包衬寿命。 8.明显降低了电力,电极耐火材料消耗量,提高了生产率。 留钢操作 无渣出钢必然会使炉内留有一部分(10~15%)钢水和几乎全部炉渣,这为下一炉加速熔化,早期脱磷创造了条件;同时,由于液体熔池的存在,使熔化初期电弧稳定性提高,平均输入功率增加,改善了控制减小了对供电系统的干扰。 最能代表留钢留渣效益的是生产铝的提高10~15%。 随着转炉复吹技术。钢包底吹AR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到炉体搅拌熔池的优越性。日本等国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用电弧炉底吹搅拌技术,。到80年代后期推广开来。 电弧炉底吹炼钢技术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搅拌效果好等优点,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