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肌电图和诱发电位 历史(1) 1929年英国的Adrian和Bronk发明了同心圆针电极并应用于动物实验和临床。 1941年Harvey和Masland发现重症肌无力病人运动单位在连续发放过程中有明显的变化。 1949年Kugelberg首次描述肌病的EMG改变,运动单位的波幅降低。 1941年Buchthal和Clemmesen首先描述脊髓灰质炎病人EMG的神经原性损害。 1955年首先创立了定量EMG,全部人工测量,只在部分实验室常规使用(特别是欧洲)。 60年代初Lambert推广普及了神经传导速度的临床应用并与EMG相结合。 60年代中Stalberg和Ekstedt发明了单纤维肌电图技术,7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目前已是补充常规EMG的重要检测手段。 80年代Stalberg建立了巨肌电图技术,用于研究整个运动单位的大小,补充常规EMG, 表面EMG,主要用于研究一块或一组肌肉电活动的总和。可以通过不同肌肉多导同时记录用于分析步态、运动障碍病及肌肉疲劳测定的mapping研究。 1971年McComas和他的助手们首先创立了在一块肌肉内估计运动单位数量的技术,称为运动单位计数。但至今尚未成为常规的检查方法应用于临床。 第一部分 肌电图 ELECTROMYOGRAPHY(EMG) 概念(1) EMG学:研究肌肉静息和随意收缩及周围神经受刺激时的各种电特性的一门科学。 狭义EMG:同心圆针电极记录的肌肉静息和随意收缩时的各种电特性。 概念(2) 广义EMG 常规EMG NCV(SCV、MCV、F波) RNS 反射(H反射、Blink) SFEMG MACRO-EMG 扫描肌电图 表面肌电图 运动单位(MU) 概念:由一个前角细胞所支配的一组肌纤维组成。是肌肉收缩的最小功能单位。 运动单位大小(神经支配的比例) EMG临床应用的意义 发现临床下病灶或易被忽略的病变 MND的早期诊断(三肢测定) 深部肌肉萎缩和轻瘫,例如肥胖、儿童。 鉴别诊断:神经原性、肌原性、NMJ病变。 病变的节段定位 电极、肌电图仪 电极的种类 表面电极 针电极:同心圆、双极、单极、单纤维、多极、可弯曲的金属丝状电极、玻璃微电极 使用电极注意事项 尽量使用一次性针电极。 消毒针可沸煮20分。 CJD、痴呆病人使用后高压消毒120℃1小时。 乙肝、其它传染病者最好丢掉电极。 EMG检查原则 熟悉神经病学知识及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 适应症:前角细胞以下病变。 禁忌症: 出血倾向,血友病,血小板〈20000 乙肝 HIV(+) EMG检查24小时内CK可升高,6小时为1.5倍,48小时后恢复正常。 观测指标及最常所见(1) 插入电位 自发电位 终板噪音:非传导的终板除极 终板棘波:梭内肌纤维兴奋所致,起始波向上 观测指标及最常所见(2) 运动单位电位(motor unit potential,MUP) 时限:从电位偏离基线到恢复至基线的一个时间过程 波幅 形态:相位数是离开基线再回到基线的次数 募集电位(recruitment):肌肉大力收缩时记录的电活动。 异常EMG 插入电位 增多:神经原性或肌原性损害 减少:严重肌萎缩、肌纤维化、脂肪组织 自发电位(1) 纤颤波 1-5ms 50-200μV 正锐波 失神经2周时一块肌肉发现2处以上自发电位为异常 束颤:指自发的肌肉抽动,指一组运动单位电位的全部或部分肌纤维自发放电。 自发电位(2) 复合性重复放电(假性肌强直放电) 肌强直放电 特点: 波幅:10μV-1mV 频率:250-1000Hz 声音: 轰炸机俯冲声响 意义: 先天性肌强直 萎缩性肌强直 先天性副肌强直 高钾性周期性麻痹 MUAP 神经原性损害 时限增宽(20%) 波幅增高(70%) 多相波百分比增高 肌原性损害 时限变窄 波幅降低 多相波百分比增高 募集电位 神经原性损害:混合相和单纯相 肌原性损害:病理干扰相,波幅〈2000μV。 其他:癔病及不合作者,发放频率不稳定而且慢。 第二部分 NCV 神经解剖 神经膜:外膜、束膜、内膜 髓鞘:有髓纤维、无髓纤维 轴索:可达1m长,功能是传递信息和营养物质,离心多,向心少。 神经传导的生理 跨膜电位 动作电位的起源及传播 影响NCV的因素:阈值、温度、年龄、髓鞘 NCV检查的原则和方法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及计算 电极的放置 刺激电极:阳极,阴极(远端) 记录电极:动作电极(肌腹),参考电极(关节,肌腱) 刺激参数 刺激强度,超强刺激 异常MCV 传导速度减慢 减慢正常值的20%以上 波幅下降 低于正常低限 潜伏期延长,相对波幅正常,提示节段性脱髓鞘 潜伏期正常或轻度延长,波幅下降,提示轴索损害 无反应,大多数纤维不能通过病灶以上刺激。 刺激病灶近端(以上) 发病几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单招数学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2025读书心得:屏幕时代如何重塑孩子的自控力.docx VIP
- 中国艰难梭菌感染诊断、治疗与预防指南(2024)详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第14课《我们都是中国人》第2课时 这是我国的标志 教案设计 2025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docx
- 湘少版四年级上册、下册的英语单词默写表.pdf VIP
- GBT 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指南 第1部分:一般指南.pdf VIP
- 煤炭掺配合同范本.docx VIP
- 汽车整体认识(汽车发展史)-精.ppt VIP
- 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 VIP
-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应用题练习.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