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要点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小组为单位,对样品进行细菌总数及霉菌总数的检测,最后出具一份检测报告. 时间安排: 每班分两大组,每组分4小组。 小组长带领组员们查阅资料,实训前进行准备工作讨论、汇报,每小组讲解如何进行实训。 综合实训完成后,每位同学写一份心得体会 综合实训:咳嗽糖浆中细菌总数、 霉菌及酵母菌总数的测定 时间 12药1 12药2 14周周一1-2节 上课 14周周二3-4节,5-6节 上课 上课,小组讨论 14周周三1-2节 上课,小组讨论 14周周五1-2节,5-6节 实训(染色、镜检) 实训(染色、镜检) 时间 12药1 12药2 15周周一1-2节,周二5-6节 第一组综合实训 第二组复习 15周周二3-4节,周三1-2节 第一组综合实训 第二组复习 16周周一1-2节,周二5-6节 第二组综合实训 第一组复习 16周周二3-4节,周三1-2节 第二组综合实训 第一组复习 时间 12药1 12药2 17周周一1-2节 操作练习 17周周二3-4节 操作练习 17周周二5-6节,周五5-6节 考核(地点:微生物检验室) 17周周三1-2节,周五1-2节 考核(地点:微生物检验室) * 倾注 涂布 细菌总数测定的方法 取一定量的供试品以无菌生理盐水按比例进行系列稀释(10倍稀释),加入定量的稀释液于无菌平皿中,再加入已熔化的、温度在45℃左右的琼脂培养基,混匀,凝固后于培养箱培养,然后计数平板内菌落数。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再乘以稀释倍数即可得每克或每毫升供试药品中的活菌总数。 取均匀供试液,进一步稀释成1:10 、1:100等适宜的稀释度。分别取连续2~3个稀释级10倍稀释的供试液各1ml,置直径约90mm的平皿中,再注入约45℃的培养基约15-20ml,混匀,待凝固后,倒置培养,每稀释度应作2~3个平皿。 1、供试品的制备(p184) 液体供试品:10倍稀释,采用三个 稀释度 用1ml无菌吸管精确吸取1ml样品悬液放入10-1的试管中,换另一支吸管将管内悬液来回吸吹三次,吸时伸入管底,吹时离开水面,使其混合均匀,然后自10-1试管吸1ml放入10-2试管中,换另一支吸管吸吹三次,……其余依次类推。 (可参考P163-P165) 每个稀释度用2-3个平皿,每个平皿加入1ml稀释液 2、 加入15ml已熔化的琼脂培养基 摇匀、待冷凝倒置培养 30-35℃ 48h 点数平板上菌落,得出平均菌落 菌数测定空白对照试验 取供试验用的稀释剂各1ml,置2-3个无菌平皿中,分别注入细菌、霉菌计数用的琼脂培养基制备成平板,经培养、检查,不得长菌。 注意同时要做空白对照! 3、菌数报告方式 稀释度的选择(P163) 报告的方式:cfu/ml或cfu/g cfu (Colony-Forming Units)菌落形成单位 药典: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 以固体供试液为例,供试液以10倍递增稀释,将匀浆杯中内容物摇匀,取2-3支灭菌中试管,分别加入9ml灭菌稀释剂。另取一支1ml灭菌吸管,吸取供试液1ml,加入第一支试管中,混匀,制成1:100的供试液,以此类推,作10倍递增稀释。根据供试品污染的程度可稀释至10-3或10-4,一般取连续三级稀释液检验。 取吸管分别吸取1ml 10-1供试液加入4平皿中。再取另一支吸管分别取第二级稀释液1ml加入4个平皿中,第三级稀释液同样操作。将45℃左右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按每一级稀释液倒入2个平皿,每个平皿15-20ml,立即摇匀。再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按每一级稀释液倒入2个平皿,同样操作。 细菌数和霉菌数的阴性对照试验:分别吸取稀释剂各1ml加入到4个平皿中,再分别加入营养琼脂培养基和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各制成2个平板。 检查细菌的平板倒置于30-35℃培养箱中,培养2天。检查霉菌的平板倒置于25-28℃培养箱中,培养3天。逐日观察并记录结果。阴性对照的平板培养后均不得长菌。  细菌宜选取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稀释级作为报告菌数计算的依据。 (1)如有1个稀释级在30~300(30~100)之间时,将该稀释级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 菌数报告规则 (2)如同时有2个稀释级在30~300(30~100)之间时,按下式计算两级比值。 高稀释级的平均菌落数×稀释倍数 比值=─────────────────────────────    低稀释级的平均菌落数×稀释倍数 当比值≤2时,以两稀释级的均值报告,如比值为2~5时,说明两级之间存在较大差别,应以低稀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