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脑电监测研究进展+讲课要点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心功能异常的患者都会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测。但是,监测麻醉患者或是危重患者的脑功能却不是标准的常规做法,即使在有脑部病变或昏迷的患者中也不进行。这是为什么呢?显然不是因为大脑不重要或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而是因为监测大脑功能比监测心功能困难。幸运的是,当今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将持续记录危重患者的脑活动变为可能。因此,继续忽视患者脑功能的监测是不合理的 麻醉医师一直都在寻找一种可靠,客观,实时的麻醉深度监测 大部分麻醉药都可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因此麻醉深度应该在脑电图上表现出来 理想麻醉深度监测 与麻醉药血药浓度变化相关 与意识及镇静水平变化相关 与伤害性刺激变化强度相关 目前临床常用的脑电监测系统 脑电双频谱指数(BIS) Narcotrend 脑电监测 熵指数(entropy)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麻醉意识深度指数 麻醉意识水平监测仪(IoC-View) 脑电双频谱指数(BIS) BIS(Bispectral Idex)是指测定脑电图线性成分(频率和功率),同时分析成分波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位相和谐波),把能代表不同镇静水平的各种脑电信号挑选出来,进行标准化和数字化处理,最后转化为一种简单的量化指标 BIS是目前以脑电来判断镇静水平和监测麻醉深度的较为准确的一种方法 发展历程 Barnett等于1971年提出了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分析方法 1996年,BIS作为监测药物镇静及催眠作用的技术得到美国FDA批准 2003年美国FDA声明:使用BIS指导麻醉,可以降低成人患者在全麻和镇静过程中知晓的发生率 到目前为此全球以超过了1100万人应用BIS,其中包括手术室、ICU以及各种需要镇静监护的病人 在美国有95%的手术室应用了BIS 全世界有160个国家使用BIS 全球已装机器35000台 BIS文献资料超过2500篇 ?? ——95%发表于全球前4位的国际麻醉期刊上 原理 脑电波形显示出脑细胞群自发而有节律的电活动,一般用波幅、频率和相位等特征来描述。 全身麻醉时,脑电图频率随麻醉加深或变浅呈顺序变化,与麻醉药浓度呈函数关系,因此能被用来反映麻醉深度。 研究表明,在丙泊酚、咪哒唑仑、七氟醚、异氟醚麻醉下,BIS值与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镇静评分及语言指令反应及血药浓度有高度相关性 Bispectral index monitoring during sedation with sevoflurane,midazolam and propfol.Anesthesiology,2001,95:1151-159 背景 ? 意外的术中知晓(可发生在未达到或维持全身麻醉时)可累及多达1%有这种并发症的高危病人。采用如下假设进行了验证:对于(术中)知晓的预防,一种结合了脑电图源双频指数(BIS)的方案优于一种结合了潮气末麻醉剂浓度(ETAC)标准监测的方案。 方法? 在3家医学中心进行了这项前瞻性、随机、评估者盲化的临床试验。将6041例(术中)知晓高危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BIS指导下的麻醉(根据0~100分量表,0分表示可检出的脑电活动性受抑制,100分表示清醒状态,如果BIS值40分或60分,则发出一种声音警报),另一组接受ETAC指导下的麻醉(如果ETAC0.7或1.3最低肺泡有效浓度,则发出声音警报)。除了可听得到的报警以外,方案还包括结构化教育和检查清单。采用了一种单侧(Fisher)精确检验来评估BIS方案的优越性。 结果? 在术后接受采访的BIS组2861例病人中共7例(0.24%),相比之下ETAC组2852例病人中共2例(0.07%)出现了明确的术中知晓?[0.17个百分点的差异,95%可信区间(CI)为-0.03~0.38,P=0.98]。因此,BIS方案的优越性没有得到证实。共19例(0.66%)明确或可能的术中知晓病例发生在BIS组,相比之下8例(0.28%)发生于ETAC组(0.38个百分点的差异,95%CI为0.03~0.74,P=0.99),BIS方案的优越性再次没有被证实。就给予的麻醉量或主要的术后不良转归率而言,两组之间没有差异 结论? BIS方案的优越性没有得到确定。与预期相反,ETAC组比BIS组经历(术中)知晓的病人少 这个试验适时地提醒我们,BIS和所有监测系统一样,是有缺陷的 BIS与患者转归 BIS与POCD 方法 湘雅医院麻醉科课题研究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使用脑电双频指数(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