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2《中医基础学》复习大纲(下)资料.doc

2012-2013-2《中医基础学》复习大纲(下)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基础学》复习大纲 第四章 病因 1. 陶弘景提出“三因论”,即“一为内疾,二为外发,三为它犯”。 3. 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这种方法称为辨证求因,或审症求因。 . 所谓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所谓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是外感性、季节性、环境性、相兼性、转化性。 . 风邪以轻扬开泄、善行数变、动摇不定、多兼他邪为基本特性。风邪的致病特点:①易于侵袭阳位;②病位游移不定;③发病急骤,变化无常;④肢体异常运动;⑤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 8. 寒邪具有寒凉、凝滞、收引的基本特性。寒邪的致病特点:①易伤阳气,表现寒象;②阻滞气血,多见疼痛;③腠理、经脉、筋脉收缩拘急。 10. 根据寒邪侵犯部位的深浅有伤寒、中寒之别。寒邪伤于肌表,郁遏卫阳,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称为中寒。 . 湿邪重浊、粘滞、趋下基本特性。湿邪的致病特点:①易于损伤阳气;②易于阻遏气机;③易于侵袭阴位;④病程缠绵难愈;⑤多见头身肢体困重;⑥排泄物和分泌物秽浊不清、粘滞不爽。. 燥邪致病特点:①易于耗伤津液;②易于伤肺。于 21. 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 . 疠气的性质及致病特点:①传染性强,易于流行;②特异性强,症状相似;③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与精神刺激有关直接伤及脏腑影响脏腑气机情志波动,可致病情改变 25. 《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 饮食失宜即不合理的膳食,包括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等。①易阻气机,壅塞经络;②易扰心神;③症状复杂,变化多端;④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37. 瘀血和血瘀的涵义不同。瘀血是能导致新的病变的病理产物,为病因学概念;血瘀是指血液运行不畅或瘀滞不通的病理状态,为病机学概念。侧重于讨论病理产物和病因时称为“瘀血”,侧重于讨论病机时称为“血瘀”。 . 瘀血致病:①阻滞气机;②瘀塞经脉;③伤及脏腑。 . 瘀血致病的症状特征:①疼痛:为刺痛痛处固定拒按;②肿块:局部可见青紫肿胀,瘀积脏腑则形成,按之有形质地较硬固定不移;③出血:血色多呈紫暗,或夹有瘀块;④紫绀:面部、爪甲、肌肤、口唇青紫;⑤舌象: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或舌下静脉曲张等,为瘀血最常见最敏感的指征;⑥脉象:常见脉细涩、沉弦,或结代。②病程较长,轻重不一;③阻滞气机,损伤脉络;④疼痛。 42. 毒蛇咬伤后,根据其临床表现不同,分为风毒、火毒和风火毒三类。 43. 胎病发生的原因,一般分为胎弱和胎毒两类。 第五章 病机 病机 疾病的发生,决定于正气和邪气双方斗争的结果。中医发病学既强调人体正气在发病上的决定作用,又不排除邪气的重要作用,并且认为邪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起决定性的作用。 正气和邪气是决定疾病能否发生的基本因素,邪正斗争决定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发病形式。 导致疾病复发的因素主要有:、劳复、药复此外,气候因素、精神因素、地域因素等也可成为复发的因素。 基本病机,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病理变化的一般规律及其基本原理。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与机体的体质强弱和致病邪气的性质有密切关系。从整体来说,总不外乎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气机紊乱等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 实,是指邪气盛而正气尚未虚衰,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变化。实所表现的证候称之为实证。虚,是指正气不足,抗病能力减弱,以正气不足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变化。虚所表现的证候,称之为虚证。《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邪正盛衰决定病证虚实的变化。虚与实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疾病在发展过程中,邪气盛,正气不衰,由于误治、失治,病情迁延,虽然邪气渐去,但是人体的正气、脏腑的生理功能已受到损伤,因而疾病的病理变化由实转虚。由于正气本虚,脏腑生理功能低下,导致气、血、水等不能正常运行,产生了气滞、瘀血、痰饮、水湿等实邪停留体内之害。此时,虽然邪实明,但正气亦不足,脏腑亦衰,故谓之因虚致实。“大实有羸状”的证候性质是真实假虚,“至虚有盛候”的证候性质是真虚假实。 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其主要表现,不外阴阳盛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转化以及阴阳亡失等几个方面,其中阴阳偏盛偏衰则是各种疾病最基本的病理变化,这种变化通过疾病性质的寒热而表现出来。阴阳盛衰,是阴和阳的偏盛或偏衰,而表现为或寒或热、或实或虚的病理变化,其表现形式有阳盛、阴盛、阳虚、阴虚四种。阴或阳的偏盛,主要是指“邪气盛则实”的病理变化。“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是阳偏盛和阴偏盛病机的特点。前者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