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三期药讯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药事动态 1、关于埃博拉,你必须知道的五件事 据美联社8月4日报道,目前埃博拉病毒爆发范围波及西非三国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几内亚。西非三国正努力控制埃博拉病毒的蔓延。埃博拉病毒最初于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扎伊尔即现在的刚果(金)的埃博拉河附近的一个村庄。近40年来,埃博拉病毒有零星暴发。美联社报道称,此次埃博拉病毒暴发有以下5件事,您应该了解。 1.此次西非埃博拉病毒爆发规模之大史无前例 埃博拉病毒此次在彼此相邻的利比里亚、几内亚和塞拉利昂等西非三国爆发,自3月份以来已经导致1300多人感染,至少729人死亡。此次埃博拉病毒爆发极不寻常,因为埃博拉爆发通常发生于非洲中部和东部地区。 2.一些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幸存下来 埃博拉病毒感染的致死率高达90%,然而,西非三国卫生官员表示,有些感染者能够幸免于难,感染后康复幸存。目前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约为60%.虽然目前尚无特定针对性疗法应对埃博拉病毒,但是患者一旦发病立即就医,接受支持性护理,防止脱水,其生存几率会大大提高。 3.埃博拉病毒感染可能貌似其他疾病 埃博拉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包括:高烧、头痛、肌肉痛和咽喉痛。埃博拉病毒感染初期很难与疟疾、伤寒和霍乱区分开。只有在后期,埃博拉病毒感染者才会出现体内和体外出血,体外出血常发生在鼻子和耳朵部位。 4.埃博拉病毒只通过密切接触传播 埃博拉病毒不会经过空气传播,只有直接接触感染者的体液才可能被感染。患者体液包括血液、汗液、呕吐物、粪便、尿液、唾液或精液。因此,在公共场合偶尔接触不太可能传播埃博拉病毒。 5.恐惧和错误信息 在埃博拉病毒爆发的西非三国,医护人员和诊所已经遭到恐慌居民的攻击。当地居民错误地认为埃博拉病毒的爆发是外国医生和护士给偏远的非洲地区带来的灾难。一些患者家属将感染者从医院抢回家。政府部门已经采取措施努力隔离患者,教育民众,检查旅行者,加强边界检查,以防止埃博拉病毒的进一步蔓延。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 为全面反映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情况,提高安全用药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更好地保障公众用药安全,依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对2013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编撰本年度报告。   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进展   201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按照《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组织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相关工作取得新进展。   监测体系进一步健全,覆盖面持续扩大。2013年,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县级覆盖率达到93.8%。全国每百万人口平均报告数量达到983份,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数量,表明我国发现和收集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能力大幅增强。   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安全预警机制更加成熟。加强监测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功能实现了实时数据分析和药品风险预警管理,建立了国家和省两级信息共享、高效联动的不良反应/事件预警机制,药品安全紧急事件的发现和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2013年共组织调查61条预警信息,实现了药品安全事件早发现、早控制。   分析评价能力进一步增强,风险管理水平得到提高。2013年,重点加强基本药物、中药注射剂、生物制品等品种的安全评价。针对监测系统提示的安全性问题,对细辛脑注射液、养血生发胶囊、曲美他嗪、头孢唑林等近50个(类)品种进行了评价,并采取了相应的风险管理和沟通措施,防控药品安全风险。启动“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的评价工作,督促指导药品生产企业做好产品风险管理工作。   风险沟通渠道进一步拓宽,社会参与度更加广泛。定期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药物警戒快讯等,提示临床工作者和公众关注用药安全。加强宣传培训和风险沟通,及时回应社会关注的热点药品安全性事件,答疑释惑,推动安全合理用药意识和水平提高。强化监督检查,推动落实药品生产企业在药品安全中的主体责任。完善药品不良反应文献监测机制,加大与研究机构、协会组织等的合作,药品安全信息收集渠道不断丰富。 二、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情况   (一)报告总体情况   2013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131.7万份,较2012年增长了9.0%。其中新的和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29.1万份,占同期报告总数的22.1%。1999年至2013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累计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近660万份。 图1 1999-2013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增长趋势 按报告涉及患者年龄统计,14岁以下儿童的报告占10.6%,与2012年基本一致,65岁以上老年人的报告占17.8%,较2012年升高了1.4个百分点。 图2 2013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