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不同融资策略
中小企业融资策略?中小企业融资时机?企业发展时期?分阶段融资?
核心提示:企业在发展到不同阶段时,其自身的财务状况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处于发展初期、成长期、成熟期的企业在选择融资战略时其出发点都会有所不同。
一、初创期的融资战略
初创期的企业只有在相当规模的销售发生后才会有资金回流,由于初始资本投入不足、资本积累能力差和缺乏周密的资金周转计划等原因,使得该阶段的企业普遍存在资金需求量大与融资渠道狭窄的矛盾,处于初创期的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短缺。
初创期的企业由于信用风险等方面的原因获取债权融资较为困难,主要应通过股权融资特别是吸引风险投资者的资金,在股票发行方式上可以采取不公开直接发行的形式,以便降低发行成本和增强弹性;在利润不足的情况下,内部形成的留存收益较少,企业可以选择风险投资。
因此,初创期企业应该重点选择内源融资和吸收风险投资的融资战略。处于此阶段的企业基本不存在收益分配问题。
二、成长期的融资战略
当企业处于成长期时,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拓展市场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市场拓展需要大量的营销费用,企业收益水平虽然有所提高,现金流量开始增加,但是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大量资金,企业的边际资本成本递增,不能从市场上筹集到预期成本的全部资金,完全靠负债形式来筹集资金也并非现实。
所以,对于成长期企业来讲,资金不足的矛盾仍然要通过收益留存、适度举债、股权融资等3种途径解决,其中债权融资包括短期负债融资和长期负债融资,成熟期的企业融资战略是要结合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风险的喜好、所处行业的特点,综合考虑综合成本,融资规模与公司的发展速度的协调性,具体采用商业信用、与银行间的周转信用借款、长期贷款项目、以及对外公开发行债券和股票等方式。
此外,为了增强融资能力,企业应将大部分的收益留存以便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资金,所以低现金股利支付率或零现金股利的分配政策可以将财务风险控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三、成熟期的融资战略
成熟期的企业具有相当的盈利能力,产品的质量和市场销路已经趋于稳定,有正的现金净流量,新的市场地位和企业特征不断形成并发展。此时应该重视企业的长期发展,尽量延长企业的寿命。
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可获得各种优惠的贷款机会,并具备进入公开市场发行有价证券的资产规模和信息条件。尽管有众多的低成本债券资金可供选择,但适度的负债是成熟期企业的明智选择:一方面,此时企业有了一定的积累,对外界举债筹集的资金并不十分依赖;另一方面,企业销售额和利润虽然在增长,但增速减慢是企业逐渐萎缩的前兆。
此时企业宜采取稳健的财务战略,资本结构中债权资本与股权资本的比例小于1 ∶ 1比较适合。这样既可以使企业不会因为举债太多而增大财务风险,也不至于全部是股权资本而使综合资本成本提高,降低企业净资产收益率。
此外,企业成熟期现金流量充足,融资能力强,能随时筹集到经营所需资金,资金积累规模较大,税后利润相对稳定,具备较强的股利支付能力,宜采取稳定的股利政策或是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企业融资的因素?内部融资?外部融资?融资成本?
核心提示: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是每个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企业应综合考虑影响融资方式选择的多种因素,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资金成本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融资方式。
1.遵循先“内部融资”后“外部融资”的优序理论
按照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中的“优序理论”,企业融资的首选是企业的内部资金,主要是指企业留存的税后利润,在内部融资不足时,再进行外部融资。而在外部融资时,先选择低风险类型的债务融资,后选择发行新的股票。
采用这种顺序选择融资方式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1)内部融资成本相对较低、风险最小、使用灵活自主。以内部融资为主要融资方式的企业可以有效控制财务风险,保持稳健的财务状况。
(2)负债比率尤其是高风险债务比率的提高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破产风险。
(3)企业的股权融资偏好易导致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一些公司将筹集的股权资金投向自身并不熟悉且投资收益率并不高的项目,有的上市公司甚至随意改变其招股说明书上的资金用途,并且并不能保证改变用途后的资金使用的获利能力。在企业经营业绩没有较大提升的前景下,进行新的股权融资会稀释企业的经营业绩,降低每股收益,损害投资者利益。
2.考虑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及财务状况,并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等情况,选择较为合适的融资方式。
(1)考虑经济环境的影响。经济环境是指企业进行财务活动的宏观经济状况,在经济增速较快时期,企业为了跟上经济增长的速度,需要筹集资金用于增加固定资产、存货、人员等,企业一般可通过增发股票、发行债券或向银行借款等融资方式获得所需资金,在经济增速开始出现放缓时,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降低,一般应逐渐收缩债务融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L∕T 5168-2023表A.5 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pdf VIP
- 大班数学活动《8的分解组成》PPT课件.ppt
- 【一模】2025年广东省2025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 (一) 数学试卷(含官方答案及解析 ).docx
- 13S201 室外消火栓及消防水鹤安装.docx VIP
- 主题班会课件-师恩难忘-学子感恩-致敬恩师主题班会.ppt
- GB50327-2001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docx
- World怎么在参考文献后面添加CrossRef.pdf VIP
- 江苏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适用于资格后审).doc VIP
- 八下英语U3词性变化.docx
- 《机械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