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调查报告(模板).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调查报告(模板)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甘肃电大行政管理(本科)专业 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标题: 关于麻家集镇居民风俗习惯的调查报告 分校工作站 渭源电大 班 级 11秋行政管理本科 姓 名 学 号 1162001256577 是否申请学位 否 指导教师 曹化清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表 实践单位(基地) 实践活动时间 实践课题 渭源县麻家集镇 2013.5.1 关于关于麻家集镇居民风俗习惯的调查报告 指 导 教 师 情 况 姓名 工作单位 学历 专业 专业技术职务 曹化清 渭源工作站 本科 汉语言 高级讲师 社会实践 单位签定 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评语及 评分 该报告选题有针对性,观点明确,材料翔实,逻辑较严密,结构较严谨,语言文字流畅。 评78分 签字(盖章)曹化清 2013年6月1日 分校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意见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省电大集中实践环节指导委员会审核意见 调查提纲 调查目的:。 调查对象: 调查内容: 1.2. 麻家集镇风俗习惯的来由。 3. 麻家集镇各种风俗习惯的具体介绍。 4. 本次调查的心得体会。 调查方式:查阅资料、 调查时间:调查过程记录 第一阶段:查阅、搜集相关的信息材料 第阶段:整理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完成报告 为了更好的了解的状况,探究风土人情的开发价值,对全面细致的考察。现将本次调查做如下汇报。 麻家集镇位于甘肃省渭源县西南部,座落于南屏山麓。东于上湾乡相连,西于峡城乡毗邻,南连田家河乡,北于临洮县南屏镇接壤;东西宽约10.5公里,南北长约6.5公里,总面积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506亩。这里山清水秀,气候温和,民情淳朴,在附近市县享有盛誉。 麻家集镇风俗习惯的来由 麻家集镇之所以在大家心中留有深刻印象,主要就归于她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风俗习惯。说道她的风俗习惯,那就要从渭源县的居民说起了。 渭水的源头,在宋朝以前是藏、羌、汉多民族的杂居地。唐文成公主和藏王松赞干布的联姻加强了藏汉民族的大融和,汉、藏、羌等少数民族沿着茶马古道逐渐推行到渭源较为偏远的西部地区,在宋朝开国之初,朱元璋对西部藏、羌戎等少数名族采取融合策略,并将大量中原汉民西移,终于达到了同化效果,藏民多数汉化。一部分就到了现在的麻家集所在地,结束了以前以游牧为主的日子,逐渐的安顿下来了。他们在这里修建家园,过起了定居的生活。在麻家集,宗丹、毘达、塄坎等当时使用的地名沿用至今,还遗留了很多当时的风俗习惯。 麻家集镇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 在渭源县的其他地方,春节过年大都是要耍起热闹的社火的,但是在麻家集,每年春节娱乐活动除“社火”外,还有一种从公元7世纪古羌族流传下来的特殊歌舞,当地人习惯上叫“打西蕃婆”。因为用羊皮鼓作乐器和道具,所以又叫“打西蕃婆”羊皮鼓舞。 “打西蕃婆”羊皮鼓舞方言唱词中的语言既有古藏语,也带有大量的古羌语成分。史书记载,秦汉时,西北羌族中的一部自高原南迁至岷江河谷,受地理环境限制,这部分羌人逐渐演化成农耕民族。唐代的“西山”就在渭源一带,聚居着众多的土著民族部落,哥邻羌为西山最大部落。吐蕃每攻下一地就派兵驻守,被占领地的百姓和参战的士兵就成了吐蕃将领们的奴隶,可见这个地区的历史文化是呈融合态发展的。唱词中的语言也带有较多的古羌语成分,仅在服饰与部分功能上略有区别。 这种被当地人称为“打西番婆”的民间歌舞就是从公元七世纪古羌族流传下来的最古典的羌蕃鼓舞,是古代藏羌杂居结合的产物。它起源于古代羌民的祭祀活动,后逐渐演变为祭祀舞蹈,并渐渐融进当地节令文艺活动之中,成为现在值得保护和发扬的民间艺术形态。因在西羌时当地人把羌民叫“西番”,唐时称“吐蕃”,渭源一带的西土蕃属羌族的一支,“打西番婆”也因此而得名。通过文化部门积极申报,渭源的羌蕃鼓舞在2011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西蕃婆”羊皮鼓舞具有古藏羌族文化的色彩,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也是古藏羌先民祭祀、娱乐活动的生动写照。在麻家集生活工作的五年时间里,我有幸目睹过一次路西村陆家沟的“打西番婆”活动。在每年的正月十三,这里都要如期举行这种活动。 身着藏羌民族服饰的由二十多名成员组成的表演团队分次序按程序

文档评论(0)

kakax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