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表面化学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吸附曲线 吸附等压线:吸附质平衡分压P为常数时, T-q曲线。 吸附等量线:在一定吸附量q下,T-P曲线。 吸附等温线:在一定温度下,q—p 曲线。 Fig. 2 (a) Nitrogen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s at 77 K on synthetic activated carbons prepar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b) semilogarithmic scale isotherms. Full symbols, adsorption; open symbols, desorption. 图5不同方法活化样品的N2吸脱附等温线 Fig.5.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s of samples activated by different methods (a) MS; (b) MS-450; (c) MS-H; (d) MS-450-H;(e)SM. 图6 不同方法活化样品的DFT孔径分布 Fig6. Pore size distributions for the samples activated by different methods calculated by application of the DFT method to N2 adsorption isotherms. (a) MS; (b) MS-450; (c) MS-H; (d) MS-450-H;(e)SM. 吸附等温曲线种类 5、吸附理论 1916年,Langmuir从动力学的动态平衡观点出发提出了第一个气—固吸附理论。 基本假设: 吸附是单分子层,因此气体分子碰撞在已吸附的分子上则不能被吸附,只有碰撞在固体的空白表面上时才有可能被吸附。 固体表面是均匀的,已被吸附的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因此从固体表面逃逸出来的吸附分子不受其他吸附分子的影响。 两个假设是非常理想化的。 ⑴ 兰格缪尔单分子层吸附理论 兰格缪尔吸附等温式 吸附速率=k1p(1-?) 解吸速率=k2? k1p(1-?) =k2? ?=k1p/(k2+ k1p)=bp(1+p) q=q??= q?bp(1+bp) q?为饱和吸附量,q? 的单位为mol/kg 在一定温度下,吸附分子在固体表面上所占面积与表面积之比称为表面覆盖度?,(1-?)表示表面尚未被覆盖的分数。 兰格缪尔吸附等温式 ⑴ 气体压力很小时,p??1,则q= q?bp,这时q与p成直线关系,低压部分曲线。 ⑵ 压力足够大或吸附较强时,bpl,则?=1,q≈q?,这时q与p无关,吸附达到单子层饱和,压力较高部分的曲线。典型吸附等温线上的水平线段也就反映了这种情况。 ⑶ 如果将?表示成V/V?,其中V和V? 分别是气体分压为p 时和饱和吸附时被吸附气体在标准情况下的体积。 p/V=1/(bV?)+p/V? Langmuir吸附等温式 若以p/V对p作图应得一直线,可由斜率和截距求得b和V?之值。 2、BET多分子层吸附理论 大多数固体对气体的吸附并不是单分子层吸附,基本上是多分子层吸附,物理吸附尤其如此。 1938年布鲁瑙尔(Brunauer)、埃米特(Emmett)和泰勒(Teller)在兰格缪尔单分子层吸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分子层吸附理论,其主要内容为第一层吸附是气-固直接发生作用,属于化学吸附,吸附热相当于化学反应热的数量级。第二层以后的各层,是相同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物理吸附。 V与Vm分别是在平衡压力p下,被吸附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与在固体表面上铺满单分子层时所需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p*为同温度下被吸附气体的饱和蒸气压。C是与吸附热有关的常数。 BET多分子层吸附理论 BET公式适用于单分子层吸附及多分子层吸附,对I、Ⅱ、Ⅲ类型三种吸附等温线均能给予说明。 p/V(p*-p)对p/p*作图,得一直线, 斜率即为(C-1)/(VmC),截率为1/(VmC) 可求得Vm和C 由Vm及每一个被吸附的分子在吸附剂表面上所占有的截面积A,于是就可以计算出每kg固体样品的比表面积A A比= (Vm/V0)LA/m=VmLA/m22400(cm2?mol-1) V0为标准状态下吸附质的摩尔体积;m是固体吸附剂的质量;L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BET多分子层吸附理论 实验表明,BET公式在p/p*=0.05~0.35的范围内比较接近于实际情况,超出此范则有较大误差。 BET理论的物理图象比较形象和简单,基本上描述了吸附的一般规律,但是BET理论没有考虑到固体表面的不均匀性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造成p/p*0.05和

文档评论(0)

三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