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脉冲响应h(t)在时间轴上是无限的,为实现该脉冲响应需要无限多个叉指指条对,这是不可能的。为此,必须在有限的时域内将脉冲响应截断,也就是给无限长的脉冲响应开一个窗口,窗口内的值不为零,而窗口外的值全部等于零。用来截断无限长脉冲响应的函数称为窗函数,窗函数是有限时域内的加权函数。无限时域内的加权函数与窗函数相乘,就可获得新的有限时域内的加权函数。常用的窗函数有矩形函数、凯塞尔函数和海明函数等。 换能器的周期为N,周期长度为M,孔径为W。在外电势E作用下,叉指电极之间的电场可分解为垂直于基片表面的分量和平行表面的分量。垂直分量贡献大时称为交叉场模型,平行分量贡献大时称为同线场模型。 (10-14a) 六、叉指换能器的输入阻抗 1、 均匀叉指型换能器的等效电路模型 对“交叉场”模型,输入阻抗可方便的用导纳表示 2、输入阻抗 对“同线场”模型,输入阻抗为 为辐射电导 由于正逆压电效应、质量效应及指条边缘失配的存在,必然要引起声反射。 七、 叉指换能器的反射和传输特性 我们定义反射系数: 为从“i”反射的功率与“j”入射的功率之比。 考虑到叉指型换能器的互易性和对称性,因此有 当 时, a=1, 表示换能器时对称辐射,即双向性。 其中 当 时, 2) 声表面波延迟线 一、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表面延迟线的基本结构是在压电基片上制作的两个相间一定距离的叉指型换能器组成。 发射叉指换能器 声表面波延迟线结构示意图 接收叉指换能器 电信号输入 电信号输出 其中一个称为发射换能器,另一个称为接受换能器。 发射换能器将输入的电信号通过基片的逆压电效应,转换成声表面波。表面波以一定的速度 在基片表面层内传播,经过一定距离后到达接收换能器,接收换能器通过基片的压电效应变成电信号输出。这样,输出信号对输入信号而言延迟了一段时间。 假设两个换能器之间的距离为l,声表面波的传播速度为 ,则延迟时间为: 为了防止表面波在终端反射影响主信号,通常在压电基片的端面涂上吸声物质。吸声物质能吸收传到压电基片两端的声波,消除终端反射。 声表面波延迟线主要根据时延与频率的关系分为非色散延迟线和色散延迟线两大类。 所谓非色散延迟线,就是其延迟时间与信号频率无关;色散延迟线就是其延迟时间与信号频率有关。 考虑延迟线结构或性能特点可分为其他类型的延迟线,如环绕式延迟线、宽带延迟线、抽头延迟线等。 二、声表面波延迟的类型 制作色散延迟线一般可采用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使不同频率的声表面波传播不同的距离,这就要求叉指换能器的指条宽度和间隔按某种函数关系变化,并且将发射换能器和接受换能器对称放置。由于发射和接受高频信号的换能器与发射和接受低频信号的换能器所处位置不同,所以虽然声表面波传播速度相同,也可以得到时延,显然高频信号的时延小,而低频信号的时延大,就是说,不同的频率的信号有不同的时延,得到色散延迟线。 第二种方法,把一种与基片不同的材料覆盖在压电基片上,即在“快态”压电基片上淀积一层“慢态”薄膜。如果声表面波波长比薄膜厚度大得多。则声表面波在薄膜中具有不同的速度,于是形成色散。 表面波延迟线与电磁波或体波延迟线比较有如下特点: 1、由于声波的速度为电磁波速度的 ,所以在相同的频段,达到相同延迟时间的条件下,声表面波延迟线的尺寸可减小为电磁波延迟线尺寸的 。 2、声表面波的能量集中在基片表面层中传播,因此可利用叉指换能器在表面传播的路径上随时抽头、取样,制成抽头延迟线等。 3、表面波延迟线可以采用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平面工艺制作,能将声学和电子学功能器件制作在同一基片上,有利于电子线路的集成化、小型化。 4、声表面延迟线与声体波延迟线相比,可工作在更高频率,带宽更宽,因而有更大的时延宽乘积。 三、表面波延迟线的特点 在输入换能器加入交流电信号,将激起声表面波,这个表面波将向两端传播,当传到输出换能器时,被此换能器接受并转换成电信号加在负载 上。如果输入叉指型换能器上的电信号频率所对应的表面波波长与叉指换能器上的电极周期不一致,则叉指电极不能激起表面波,因而电信号就不能从输入换能器传输到输出换能器。这样,就可以通过恰当地设计叉指电极的结构控制电信号的传播,从而达到滤波的目的。 一、声表面波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3) 声表面波滤波器 1) 两叉指换能器组成的滤波器 将两个叉指型滤波器安置在一个基片上,一个作发射换能器,另一个作接受换能器。其组合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用两个等指长重叠的叉指换能器组成滤波器; 将一个加权叉指换能器和一个未加权的叉指换能器组成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80°剥离力测试规范.doc VIP
- 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通用法律知识考试单选题.docx VIP
- PP料 MSDS 物质安全表.pdf VIP
- 2025下半年高级软件水平考试(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案例分析真题及解析.pdf VIP
- 2025至2030全屋定制家具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docx VIP
- 福建省工会系统经审业务技能竞赛知识题库及答案(1692题).docx VIP
- 变电站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pdf VIP
- 道闸维修合同协议.docx VIP
- 16MR607 城市道路─节能环保型聚氯乙烯市政护栏.docx VIP
- 第一单元 100以内数加与减(二)教案-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