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信号转导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胞内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 胞内受体 核内受体 胞浆内受体 配体 类固醇激素 甲状腺激素 类固醇激素与甲状腺素通过胞内受体调节生理过程 HRE——激素反应元件(hormone response element) 信息传递的交叉联系 第 四 节 Cross Talk of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1. 一条信息途径成员可参与激活或抑制另一条信息途径 2. 两种不同的信息途径可共同作用于同一种效应蛋白或同一基因调控区而协同发挥作用 3. 一种信息分可作用于几条信息传递途径 细胞信号转导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①对于外源信息的反应信号的发生和终止十分迅速; ②信号转导过程是多级酶反应,具有级联放大效应; ③ 细胞信号转导系统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④ 不同信号转导通路之间存在广泛的信息交流。 信号转导途径和网络共同的规律和特点: 对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 为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提供靶位 信号转导机制研究在医学发展中的意义 信号转导分子的异常可以发生在编码基因,也可以发生蛋白质合成直至其细胞内降解的全部过程的各个层次和各个阶段。从受体接受信号直至最后细胞功能的读出信号发生的异常都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 *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LDL受体缺陷 *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胰岛素受体减少或功能障碍 * 其他: 如霍乱和白日咳 的发病与G蛋白的异常有关 信号转导与疾病 (一)信号转导分子的结构改变是许多疾病发生发展的基础 与GPCR信号通路密切相关的G蛋白基因突变可以导致一些遗传性疾病,如色盲、色素性视网膜炎、家族性ACTH抗性综合征、侏儒症、先天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或功能亢进等。 G蛋白在细菌毒素的作用下发生化学修饰而导致功能异常是一些细菌感染致病的分子机制。这些疾病包括霍乱、破伤风等等。 G蛋白与感染性疾病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涉及多种单跨膜受体信号通路的异常,许多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编码产物都是该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尤其是各种蛋白酪氨酸激酶,更是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 二、细胞信号转导分子是重要的药物作用靶位 信号转导分子的激动剂和抑制剂是信号转导药物的研究出发点。 一种信号转导干扰药物是否可以用于疾病的治疗而又具有较少的副作用,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它所干扰的信号转导途径在体内是否广泛存在,如果该途径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内,其副作用则很难得以控制。二是药物自身的选择性,对信号转导分子的选择性越高,副作用就越小。 ★ 从单一分子、单一通路研究向规模化研究发展 细胞信号转导研究趋势 ★ 从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发展 ★ 从单纯生物学实验研究向计算机模拟研究的发展 ★ 从体外研究向体内研究的发展 ★ 从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的发展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图16-2 两 种 G 蛋 白 的 活 性 型 和 非 活 性 型 的 互 变 * 霍乱肠毒素: 是目前已知的致泻毒素中最为强烈的毒素,是肠毒素的典型代表。由 1 个 A 亚单位和 5 个 B 亚单位构成,对热不稳定,其 编码基因在染色体上。 B 亚单位可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 GM1 神经节苷脂受体结合,介导 A 亚单位进入细胞, A 亚单位经蛋白酶作用裂解为 A1 和 A2 两条多肽。 A1 作为腺苷二磷酸核糖基转移酶可使 NAD (辅酶 I )上的腺苷二磷酸核糖转移到 G 蛋白上,称 G S , G S 的活化可使细胞内 cAMP 水平升高,主动分泌 Na + 、 K + 、 HCO 3 ? 和水,导致严重的腹泻与呕吐。 * PKC的生理功能 ② 调节基因表达 PKC 对基因的活化分为早期反应和晚期反应。 ① 调节代谢 活化的 PKC 引起一系列靶蛋白的丝、苏氨酸残基磷酸化从而改变其性质和活性,影响细胞信息传递,启动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 靶蛋白包括: 质膜受体、膜蛋白和多种酶。 PKC 对基因的早期活化和晚期活化 信号传递过程 (1)第一信使: (2)受体: (3)G蛋白: (4)磷脂酶C 上述:同Ca2+- 磷脂依赖性蛋白激酶途径 2. C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途径 ( Ca2+- CaM激酶途径 ) 组成 PIP2 PLC DAG + IP3 当IP3受体与IP3结合后,受体变构,钙通道开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