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3.1 成型零件材料选用及热处理要求 压铸模零件中最重要的零件是与金属液接触的成型零件。压铸过程中,成型零件在工作时经受机械损伤、化学侵蚀和热疲劳的反复作用。 (1) 在生产每一个压铸件的过程中,型腔表面除受金属液冲刷之外,还吸收金属液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的热量。由于热传导,型腔表面层温度急剧上升,与内部产生很大的温度梯度,从而产生内应力。金属液充填时,型腔表面先达到高温而膨胀,模具内部温度低,相对的膨胀量较小,使表面层产生压应力。开模后,型腔表面与空气接触受到压缩空气及涂料的激冷而收缩,从而产生拉应力。这种交变应力随着压铸次数增加而增加,当超过模具材料的疲劳极限时,表面层即产生塑性变形,在晶界处产生裂纹,此即为热疲劳。 (2) 含有氢、氧等活性气体的金属液与模具型腔表面接触,使其被氧化、氢化和气体腐蚀。此外,金属液高压高速冲刷、冲击型腔表面,使型腔表面冲蚀磨损,金属向型壁粘附或焊合,加剧表面层的应力状态。 (3) 压铸件从模具中推出时,模具还要承受机械载荷。 由上可知,成型零件的工作条件是极其恶劣的,而热疲劳导致的热裂纹是成型零件被破坏的最常见原因。 成型零件选用的材料应该在高温时仍具有足够强度和适当硬度;导热性好,抗热疲劳性能良好;膨胀系数小,热处理时变形小;高温下不易氧化,能抵抗熔融金属的黏附和侵蚀以及有良好的加工性能。由于被压铸材料的温度差别较大,因而对压铸模的材料及性能要求也不同。锌合金、镁合金、铝合金压铸模的材料必须具有高的回火抗力和冷热疲劳抗力及良好的渗氮(或氮碳共渗)工艺性能。铜合金压铸模因工作条件更差,故模具材料还需有高的热强度,以防止变形和开裂,还要有高的导热性,以减少温度梯度,从而降低热应力。 目前,常用的压铸模成型零件材料为低碳铬钨钒耐热钢(合金工具钢中的一种),牌号为3Cr2W8V。同时,对新钢种进行研究开发,如4Cr5MoSiV1。压铸模成型零件、浇注系统常用的材料和热处理要求见表13.16。 13.3.1 成型零件材料选用及热处理要求 13.3.2 非成型零件的材料选用及热处理要求 各类非成型零件材料根据各自受力情况、装配性质、热处理要求等不同而有所不同。如对于间隙配合的零件应具有适当的淬透性、良好的耐磨性、较小的热处理变形率和适当的强度。对于受力零件、结构零件和紧固零件等,则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非成型零件常用材料和热处理要求见表13.17。 此外,模具材料均应有良好的可锻性和切削性能,并应兼顾市场来源考虑经济性。 13.3.2 非成型零件的材料选用及热处理要求 思 考 题 (1) 压铸模成型零件工作时处于何种状况? (2) 压铸模装配图应说明哪些技术条件? Q A?Thanks!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webnew/ /webnew/ /webnew/ 第13章 压铸模的技术要求 第13章 压铸模的技术要求 压铸模技术要求包括压铸模零件技术要求和压铸模总体安装技术要求。 第13章 压铸模的技术要求 13.1 压铸模零件技术要求 13.2 压铸模总体安装技术要求 13.3 压铸模常用材料的选用及热处理要求 13.1 压铸模零件技术要求 13.1.1 压铸模零件的公差与配合 13.1.2 压铸模零件的形位公差 13.1.3 压铸模零件表面粗糙度 13.1.4 压铸模零件技术要求 13.1 压铸模零件技术要求 为了确保模具的使用性能和维持应有的使用寿命,在模具的结构和尺寸确定以后,对于装配方面和各种零件的加工制造方面,还应符合有关的技术要求。 13.1.1 压铸模零件的公差与配合 压铸模各个配合部分室温下的配合间隙,在100℃~350℃的工作温度下,必将发生变化。间隙总是变小,这就常常造成零件相互之间拉伤、粘咬等故障,使生产不能顺利进行,甚至造成零件损坏。但是,如果在热状态下的配合间隙过大,将会窜入金属,同样也会发生故障。配合间隙的变化与模具零件的材料、体积、形状、工作部位的受热程度以及加工装配后实际的配合性质有关。因而,压铸模零件在工作时的配合状态是十分复杂的。所以,在选择结构零件的配合公差时,不仅要求在室温下达到一定的装配精度,而且要求在工作温度下保证各部分结构件尺寸稳定、动作可靠。通常要使配合间隙满足以下两点要求: (1) 对于装配后固定的零件,在金属液冲击下不产生位置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