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1.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是一种 D A. DNA内切酶 B. RNA内切酶 C. 存在于细菌中的酶 D. 识别切割特异DNA序列的酶 E. 产生特异大小片段的酶 ? 2. 作为克隆载体的最基本条件是 C A. DNA分子量较小 B. 环状双链DNA分子 C.有自我复制功能 D. 有多克隆位点 E. 有一定遗传标志 ? * 3. 相对载体而言,插入的DNA片段称为 C A. 目的基因 B. 感兴趣基因 C. 外源DNA D. cDNA E. 基因组DNA 4. 质粒DNA导入细菌的过程称 A A. 转化 B. 转染 C. 感染 D. 感受 E. 以上都是 * 5. 目前多用作基因载体的有 A B C A. 质粒DNA B. 噬菌体DNA C. 病毒DNA D. cDNA E. 人基因组DNA 6. 目的DNA 可来源于 A B C D A. 化学合成 B. 基因组DNA C. cDNA D. PCR E. 以上都不是 * * 2003.12 日本神户大学医学系教授松尾雅文3日说,他所领导的研究小组用人工合成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患者,收到了疗效。这是这种疾病的基因疗法首次在临床试验中获得成功。 据时事社报道,接受上述基因疗法的患者是一名10岁的男孩。由于其基因异常,无法合成抗肌营养不良蛋白,他的病情已发展到无法站立的地步。从10月29日开始,松尾等人用基因疗法对他进行治疗。专家们通过静脉输液,每周4次为患者输入人工合成的DNA,目的是改变其部分基因信息,以生成DNA控制合成抗肌营养不良蛋白所需的中间媒介和模板——信使RNA(核糖核酸),促进抗肌营养不良蛋白的合成。经过治疗,研究人员在患者血液的淋巴细胞中发现了新合成的RNA,患者的肌萎缩症状已有所改善。这名10岁男孩已于3日出院,今后专家还将定期把人工合成的DNA输入到这名患者体内。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又称假性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种遗传病,目前尚无有效疗法。据统计,全球平均每3500名幼儿中就有一人罹患此病,患儿主要是男孩。这种患者会在3至4岁时因肌肉无力或萎缩而行走不便,一般到20岁左右就会因心肌功能和呼吸能力丧失而死亡。松尾教授认为,其正在研究的基因疗法为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带来了福音。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1858年由Von Grade等首先报告,Leber于1871年确定该病的遗传性.1988年,Wallace等首次发现LHON存在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的病理性突变,他们发现在许多LHON家族成员均有mtDNA11778位点的点突变[1].此后,许多研究证实LHON为母系遗传性疾病,其主要病因是线粒体基因组某些位点发生突变,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线粒体遗传病 .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Lebers?hereditary?optic?neuropathy,LHON)是一种严重危害视功能的线粒体DNA(mtDNA)眼病,多在青春期发病,呈双眼先后急剧的视力下降而终至视神经萎缩。过去临床上一直是通过典型的家族史和临床特点来判断的,因此,散发的LHON曾经较难确诊。自Wallace等首次发现LHON与mtDNA?11?778?G→A突变密切相关〔1〕,以及np?3?460等碱基点突变〔2〕的发现以来,很快被国外学者用于LHON的临床诊断之中。我国学者于1992年报道了Leber氏病的DNA突变研究 * 交界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是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3型之一,临床表现复杂,分为多个亚型,表现为轻微外伤后出现水疱、糜烂、愈后遗留萎缩性瘢痕,电镜下示裂隙位于基底膜透明板.现就交界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临床分型、电镜下超微结构、致病基因、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等方面的近年文献予以综述. * 第十五章 重组DNA技术Recombinant DNA Technology * 第一节 概述 General 理论上的三大发现 遗传物质基础是DNA DNA双螺旋结构 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及操纵子学说 一、重组DNA技术的基础 * 第一节 概述 General 一、重组DNA技术的基础 技术上三大发明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的发现 载体的研究 逆转录酶的发现 * 二、重组DNA技术相关概念 重组DNA技术 (分子克隆) 目的基因 载体 * 重组DNA技术 亦称分子克隆,在此专指DNA克隆 应用酶学方法,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含详解与写作参考范文.docx VIP
- 2023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及评分标准.pdf VIP
- 运动会铅球宣传稿.docx VIP
- 《离心机 安全要求gb 19815-2021》详细解读.pdf
- 2025年1月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真题(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湖北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2025年上海市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课件.pptx VIP
- 58同城如何发布房屋出租信息?房屋出租技巧?.doc VIP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