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长 2002年中国糖尿病流行情况 2007年糖尿病流行情况 糖尿病的定义 糖尿病(DM)是胰岛素(Ins)分泌的缺 陷或∕和Ins作用障碍,导致的一组以慢 性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 征的代谢性疾病群。 慢性高血糖可导致多种组织,特 是眼、肾脏、神经、心血管的长期损 伤、功能缺陷和衰竭 显著高血糖的症状有多尿、烦渴、 多食及体重减轻 多基因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常 见的慢性代谢病 Ins绝对或相对不足,或靶细胞对Ins 敏感性降低(受体或受体后缺陷) 糖、脂肪、蛋白三大代谢紊乱和继发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共同标志----高血糖 严重并发症: 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 慢性并发症:心、脑、大血管、 肾、视网膜、神经病变 --- 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非酮 症高渗综合征、乳酸性酸中毒 糖尿病病因不详 DM是复合病因的综合征 发病与遗传、自身免疫及环境因素有关 糖 尿 病 分 型 T1DM T1DM 成人隐匿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 属自身免疫性1型DM 起病年龄15岁以上,发病6个月内无酮症 发生 发病时非肥胖 胰岛B细胞自身抗体(GAD抗体,ICA和/或 IAA)阳性 多具有1型DM感基因 T2DM T2DM Other Specific Types Of DM Other Specific Types of DM 发生在青少年的成人型糖尿病 (MODY) 单基因突变致胰岛B细胞功能遗传缺陷引起的DM 具有2型DM表现,有三代或以上家族发病史,发 病年龄一般在25岁以前,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无酮 症倾向的共同特点 MODY的病因有遗传异质性,到目前为止已定 位6种突变基因 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 线粒体DNA3243A-G突变 母系遗传 发病早,自身抗体阴性 常伴神经性耳或神经肌肉表现 B. Genetic defects in insulin action Other specific types of DM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 对于年龄25岁,体重正常,无糖尿病家 族史或糖尿病高危群体中的孕妇,无须 常规筛查,对于年龄≥25岁或虽<25岁 但有肥胖、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或高 危种群的孕妇,必须在怀孕24-28周进 行筛查。 2型糖尿病(T2DM)的自然病程 遗传因素 60%的患者有家族史 患者的1级亲属发生DM的危险是普通人群的3-4倍 单卵双生子发病一致性高达90% 环境因素 肥胖 热量摄入过多 体力活动不足 吸烟 衰老 …… 胰岛素抵抗: 遗传性的与获得性的影响 T2DM之胰岛素分泌缺陷 Ins第一时相快速释放的临床意义 (细胞膜上的Ins等待释放) 维持正常血糖平衡所必需 正常肝脏Ins化的必需步骤 降低肝糖输出,抑制脂肪分解 一相释放消失是DM的早期缺陷,导 致餐后血糖和Ins升高 β-细胞功能障碍的多种原因 IR与?细胞功能异常相关联 IGT是T2DM前的餐后高血糖状态 空腹血糖异常(IFG) WHO 1999 IGT和IFG 为发生DM的危险因素 为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标志 T2DM的自然病程 病理生理 脂毒性学说 FFA促进β-细胞凋亡 高糖毒性学说 长期高血糖可导致细胞功能的不可逆损害称为高糖毒性 高糖刺激使细胞线粒体产生过量反应性氧化产物(ROS) ROS抑制了细胞内GAPDH,促使糖代谢转向过度利用葡萄糖,激活多元醇途径、AGE、PKC途径和己糖胺途径等4大代谢途径,造成细胞功能异常 临床表现 代谢紊乱症状群 三多一少 皮肤瘙痒 视力模糊 50%的T2DM患者在诊断时已发现并发症 反应性低血糖 并发症 DKA HSS 并发症 感染 Chronic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概况 DM心血管病变临床特点 冠心病: 无症状心肌缺血、不典型心绞痛 无痛性心肌梗死、非Q波性心梗 造影多支病变、介入治疗预后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