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运营销处安全工作情况汇报解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货运营销处安全工作情况汇报 货运营销处自2013年6月份成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总公司安全各项工作部署在路局党委正确领导下,以推进安全风险管理为抓手,以季节性工作、查问题整改落实为手段,积极开展工作,实现了本系统的安全稳定、货源营销稍微增长的良好局面,截至10月13日18时,实现安全生产839天。完成年初制定的安全目标。现就我处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做一简要的汇报,请领导明鉴。 一、辨视风险,立足现场,抓基础 营销处成立之初,安全压力巨大。在路局,我们这些从货运处、运输处、调度所、多元办等业务处室来的同志,面对带有安全责任的装卸、抑尘、检斤计量工作,心里没底,怕出事;在站段,原来都是管行车、调车、货物运输的干部,面对诸多机械,新的作业岗位,也是害怕,不知道从那管。 我们面对这些情况,首先做的就是汇集懂业务的骨干询问兄弟局业务处室,结合这些工种的作业特点,对危机到安全生产的作业环节进行风险研判,6月15日正式成立营销处,6月28日,下发了《关于印发郑州铁路局货运营销系统安全关键点的通知》(郑货营装电〔2013〕31号),随后下发了《关于下发郑州局装卸、轨道衡、抑尘作业安全卡死制度的通知》(郑货营装电〔2013〕63号)、《关于落实货运营销系统安全薄弱环节管控措施的通知》(郑货营装电〔2013〕 130号)。给站段、班组指明安全关键点在哪里,让其重点关注,先保住要命的东西、关键的环节,不出事故。 第二,经过一段时间的急抓猛干,安全稍微有点眉目后,我们就以如何把工作做细、抓具体为目标,在深入现场学习调研的基础上,对各工种的每一个作业环节进行解剖,标识中间隐藏的安全隐患,查摆安全风险源、点,制定具有很强针对性的防范卡控措施,在2014年年初下发了《郑州铁路局货运营销处推进安全管理规范化实施办法》(郑货营装电[2014]52号)、《郑州铁路局装卸、抑尘、检斤计量(轨道衡)作业指导书》(郑货营装电[2014]68号),对十几个工种几百个作业环节中潜藏的安全风险进行明示,对职工作业进行硬性的要求,给干部日常管理进行明确的重点指引,让干部会干活,让职工干好活。 第三,守规矩,才能打胜仗。做为军队是这样,作为一个企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工作不能靠一时的热情,没有纪律,最终安全是要走下坡路的。我们把制定可靠、具体、能执行的制度作为长期安全稳定的保障,先后制定了日分析、周分析、深度分析、安全预警等十几项制度办法,对安全工作画下了经、纬线。是安全管理有了无形的一张网,牢牢的把本系统的干部职工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风雨同舟,共保安全、保畅通、保增长,是安全生产的天数更长久。 二、带任务,进基层,抓住管理干部 我局货运营销的人员情况是:装卸路工617人,其中直接生产人员489人,管理人员128人;现有抑尘作业人员322人,检斤计量(轨道衡)作业人员190人。签约劳务外包装卸企业176家,从业人员5119人。其中装卸职工平均年龄为47.2岁,抑尘职工平均年龄为45.6岁,检斤计量职工平均年龄为46.8岁,签约劳务外包装卸企业人员平均年龄为48.6岁。 我局货运营销的设备情况是:各类装卸机械855台,其中:皮带机304台,门、桥式起重机48台,扒料机6台,各类叉车、夹抱机189台,装载机挖掘机240台,汽车起重机12台,正面吊2台,卸车机5台,配套附属设施49套。拥有固定抑尘站25个、移动抑尘设备33台;拥有轨道衡65台,其中,总公司投资新增10台、更新14台,还建1台。 面对这样的一个数字,如何抓安全,安全又如何抓,我处的做法是深入基层,带着任务下现场,带着问题回单位,不仅要管处室,还要问站段。我们制定了周分析制度,要求,装卸管理科以每周为一个节点,对全局营销系统安全管理人员的活动情况进行一次汇总,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收集,一方面是对安全管理干部五定三率情况一个侧面的鉴证,一方面是对基层运输生产状态的一个掌握。从各站段干部下现场的频率、发现的问题种类分析判断全局总体的安全形势,为下一步的工作安排提供依据,在通过安全通报、安全预警的形式,对一些暴漏或者潜在的问题进行警示、预防,达到规避风险、预防事故的目的。 三、抓问题,专对策,注重功效。 针对现场带回来的问题,通报预防是一种管理手段,会达到一定的预期目的。但是,我们认为针对问题,找对根源,专注的寻找对策,从根本上加以解决,才是管理的最终目的,才是治病的根本。因为我们的工作重点上的差别,把定期解决一件、二件问题作为我们履职能力的体现,本着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持之以恒,一节一节的通,一段一段的啃,最终实现安全无事的梦想。 例如:前期,我们在安全检查中发现龙门车务段的济源装卸车间,因为装载机、叉车去加油站加油,在公路上行驶时屡遭交警查罚,为了方便内燃装卸机械的燃油加油,就事先购置储存一些柴油,形成一个小的储油点,存在不安全的因素,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