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上部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功 用 通经活络 柔肌解痉 消肿止痛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腹痛,如急慢性胃肠炎、便秘、腹胀,并可用于痛经、产后宫缩痛,对急性腰扭伤有一定的疗效。 腹穴还可用于减肥。 腰 骶 椎 (AH—— 9) 在腹区的后方,对耳轮体后部上2/5处,即对耳轮9区。 腰骶椎 功 用 壮腰健肾 通经活络 消肿止痛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腰骶部疼痛和下肢功能障碍,如腰骶椎扭挫伤、腰肌劳损、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以及慢性肾盂肾炎、肾结石等引起的腰痛。 脊髓外伤病变或骨性病变引起的遗尿、小便失禁,应注意取用本穴。因支配膀胱和尿道的神经,如盆神经、腹下神经、阴部神经,其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来自于腰骶部脊髓的灰质侧角,此处为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故应加配腰骶椎穴。 此处出现阳性反应,多为腰椎病变或腰痛的参考诊断。有片状色白肿胀及点状压痕者为肾虚腰痛,触及条索者多提示腰椎骨质增生。 胸 (AH—— 10) 在对耳轮体前部中2/5处,与屏上切迹相水平, 即对耳轮10区。 胸 功 用 通经活络 消肿止痛 主治各种胸部疾病。如胸痛、胸闷、胁疼、胸膜炎、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等。也可治乳腺炎、乳汁分泌不足、经前乳房胀痛、带状疱疹。 此处出现阳性反应,多为胸痛、胸闷的参考诊断。触及条索者多提示肋软骨炎。 胸 椎 (AH—— 11) 在胸区的后方,对耳轮体后部中2/5处,即对耳轮11区。 胸 椎 曾用名 乳 腺 功 用 通经止痛 强脊益精 主治各种胸椎病变,如胸椎骨质增生或退行性病变、胸背部疼痛或扭挫伤、肋间神经痛等。对乳腺疾病也有一定疗效。 此处若触及条索者,多提示胸椎骨质增生。 颈 (AH—— 12) 在对耳轮体前部下1/5处,近轮屏切迹,即对耳轮12区。 颈 功 用 通经活络 消肿止痛 主治颈部挫伤、甲状腺机能亢进或减退、颈动脉狭窄、落枕、颈部淋巴结核等。 颈 椎 (AH—— 13) 在颈区的后方,对耳轮体后部下1/5处,即对耳轮13区。 颈 椎 曾用名 甲状腺 功 用 活血祛风 强筋壮骨 通经止痛 主治颈椎病和各种原因引起的颈部疼痛。如颈椎综合症、颈部扭挫伤、颈部肌纤维织炎、落枕、甲状腺肿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对上肢痿症、痹症、瘫痪,本穴也有一定的疗效。 临床上常将此处作为颈椎骨质增生的诊断参考穴。若此处触及条索,即提示颈椎骨质增生。 5 耳 舟 部 耳舟是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凹沟,又称“舟状窝”。耳舟是与 人体上肢相对应的部位,分布有6个穴位,从上而下依次为“指”、 “风溪”、“腕”、“肘”、“肩”、“锁骨”。 耳 舟 耳舟(舟状窝) 上 肢 一般将耳舟分为 6 个等份,由上而 下分别为耳舟 1区、 耳舟 2 区、耳舟3 区、耳舟 4区、耳 舟 5区、耳舟6区, 在这些区域内确定 耳舟 6 个穴位。 指 (SF—— 1) 在耳舟上方处,即耳舟1区。 指 主治踝关节部位的疾病,如踝关节扭挫伤、踝关节炎等。 此处触及条索,多为踝关节扭伤。 膝 (AH—— 4) 在对耳轮上脚的中1/3处,即对耳轮4区。 膝 曾用名 膝关节 功 用 祛风胜湿 通络止痛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膝关节肿痛和下肢功能障碍,如风湿性关节炎、髌骨骨折、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等。 此穴处有阳性反应,多为良性关节痛或软组织扭挫伤、炎症引起的疼痛。 髋 (AH—— 5) 在对耳轮上脚的下1/3处,即对耳轮5区。 髋 曾用名 髋关节 功 用 活血通经 消肿止痛 主治髋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 交感、坐骨神经、臀 将对耳轮下脚 分为前、中、后 3等份,其前、 中1/3为对耳轮 6 区;后1/3为对耳 轮7区。确定“交 感”、“坐骨神经”、 “臀”三穴。 交 感 (AH—— 6a) 在对耳轮下脚末端与耳轮内缘相交处,即对耳轮6区前端。 交 感 曾用名 下脚端 功 用 解痉镇痛 滋阴潜阳 “交感” 是临床运用较多的一个耳穴。本穴近似于植物神经的功能,能够调节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缓解平滑肌痉挛,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对内脏器官有较强的镇痛作用。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失眠、多汗、内脏器官神经官能症及性功能障碍等植物神经紊乱的诸种病症。 本穴对腺体的分泌主要偏向于抑制作用,除治疗多汗外,还可用小儿流涎、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脱发,亦可适用于胃酸过多者(对萎缩性胃炎、胃酸分泌过少症、萎缩性胆囊炎胆汁分泌过少和口咽干燥慎用)。 交感穴有显著的缓解内脏痉挛疼痛的作用,常称其为“内脏止痛要穴”。因为内脏痉挛疼痛的传入神经主要是交感神经的C类纤维,刺激交感穴的传入信息可以通过神经系统,对伤害性刺激传入信息产生抑制,使机体对痉挛疼痛刺引起的感觉和反应受到抑制,内脏平滑肌痉挛状况得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