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诊断分析(3):以上疾病的鉴别诊断 麻疹:发热一周未出疹,无呼吸道症状,无柯氏斑暂不考虑。 G-阴性菌败血症:无原发灶、无严重中毒症状、后期无寒战,有待血培养等进一步观察。 恙虫病:无焦痂、淋巴结肿大、无草地接触史、不是流行季节,可能性小。 肺结核:无结核中毒症状、无肺部症状,急性起病可能性较少。有待胸片等检查排除。 疟疾:无寒战、高热、大汗淋漓,发作期、间歇期交替的发作。可能性小。 诊断分析(4):以上疾病的鉴别诊断 沙门氏菌感染:本例发热1周,无定位症状和体征,中毒症状不重,血象不高符合沙门氏菌感染的表现,可能性大。 隐匿性局灶感染有待观察病情、各项检查进一步排除。 总之,本例初步考虑:沙门氏菌感染。进一步观察病情、检查排除:上呼吸道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肺结核、疟疾等疾病。 进一步检查、治疗 三大常规,血培养,电解质,肝、肾功能,血沉,CRP,肥达反应,胸片、腹部B超。骨髓培养及细胞学检查。 治疗:氟罗沙星——广谱、对沙门菌有针对性、经济。 检查结果 血常规: WBC:7.0×109/L,N:58.6%,E:0.1%。 ESR:17mm/h,CRP:66.7mg/L。 胸片正常,B超:肝实质回声增粗。 血培养:伤寒沙门菌。“对各种抗生素敏感”。 结论 通过血培养,本例患者确立了伤寒的诊断。证实了诊断的思路。 经验(地区性经验,仅供参考。不要求掌握): ①“畏寒非伤寒”是不对的!伤寒可以有畏寒、寒战,尤其是在疾病早期,但持续有畏寒仍要考虑伤寒,至少本地区如此。 ②热型对诊断的帮助已大为降低,多数病例难以发现阶梯状上升的体温。 ③原因不明发热一周以上考虑伤寒显然太晚,对无明显定位症状和体征/或消化道症状、体征的发热、4天以上,血象不高,流行地区需考虑伤寒。 病例2 患者朱××,男,45岁,因“乏力4天,间歇性发热3天。”于2001年12月9日入院,患者于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乏力,3天前出现发热,呈间歇性,体温最高达39℃,伴畏寒、寒战、大汗淋漓、全身肌肉酸痛、头晕、头痛、腰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尿量减少,呕吐胃内容物共约10次,非喷射状;腹泻黄色稀便约6次,每次量不多,无粘液脓血。无眼眶痛,无咽痛、咳嗽、咳痰,无腹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抽搐、昏迷。于当地拟“感冒”予“必理通、病毒唑、先锋霉素、来比林、海王感冒胶囊”等治疗后,疗效欠佳,为进一步治疗即到我院就诊,门诊拟“发热待查”收入我科。“糖尿病”病史三年。 体查:T 36.6℃,P 88次/分,R 20次/分,BP 120/85mmHg.神清,精神稍差,未见皮疹、瘀斑、皮下出血点,口唇无发绀,上腭粘膜可见散在出血点,咽稍红。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88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软,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肝肋下1CM可及,质软、无压痛;脾肋下仅及,质中、无压痛,肝区无叩痛,双肾区无叩痛,肠鸣音4次/分。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8.1×109/L,NE%:72.1%,RBC: 6.14×1012/L ,PLT:47×109/L,尿:RBC ++、WBC 0—2个/HP、PRO +++、BLD ++。血GLU 9.4mmol/L。 本例特点 中年男性,急性起病。 间歇高热为主要表现,伴头痛、腰痛及明显乏力(中毒症状)。 血小板减少、咽部出血点、尿RBC++提示出血倾向。 尿蛋白+++,腰痛提示肾损害。 住院后经过 出现热退、少尿、多尿等经过,肾综合征出血热IgM抗体阳性。 沙门氏菌感染与肾综合征出血热鉴别(1) 发热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张 丽 副主任医师 发热的概念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称发热。正常体温一般为36-37℃(腋测法)。 区别:生理性体温升高、过热。 发热的分度 按发热的高低可分为 : l 低热:37.2-38℃ l中等度热:38.1-39℃ l 高热:39.1-41℃ l超高热:41℃以上 发热的机制 (1) 致热源性发热 外源性致热源(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炎症渗出物、无菌性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白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内源性致热源(IL-1、TNF、干扰素)→体温调定点→发热。 发热的机制 (2) 非致热源性发热 (过热) 体温调节中枢的病变:颅脑外伤、出血、炎症等。 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甲亢、癫痫持续状态。 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广泛性皮肤病、心衰。 发热的病因分类 感染性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 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手术后组织损伤、溶血、恶性肿瘤坏死、内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