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言连贯 保持陈述对象一致。所谓“陈述对象”就是指句子的主语,在一般情况下,前后的主语一致,会使一组句子显得更连贯。 但这种情况也不是绝对的。如果前一个句子主谓宾俱全,那么后一个句子的主语与前一个句子的宾语一致,叙述效果可能会更好。 * * 考点解析: 连贯就是要求语言单位(词与词、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自然、顺畅,合乎人们的思维规律。 【要点指津】 高考关于连贯的考查要求 连贯不但在第Ⅰ卷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第Ⅱ卷的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仿写句子等都涉及连贯的知识。语言连贯属于修辞范畴,共有两种题型,一种排序,一种是语句复位。 高考复习系列 语言连贯 语言连贯题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选项间不是对与错的差别,各选项有可能全是正确的,只是有优有劣。所以不能总是用区分正误的思路来考虑问题,而应该细心比较,找出表达效果最好的那一项。 一、话题是否保持一致 二、语序是否一致 三、语境是否一致 四、句子结构是否一致 五、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 六、语义是否关联 七、逻辑顺序是否合理 八、音节是否和谐 连贯题注意要点: 二、结合例题分类归纳解题规律 ?? 1.话题要统一。?? 任何一组句子都有一个确定的中心话题,或者叙述一个事件,或者说明一个事物,或者阐明一个观点,或者表达某种感情。衔接的语句和上下文间要保持话题统一,一般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1)保持中心统一。即所有的句子都要围绕一个中心,不能出现离群句 高考复习系列 (97年)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 项是:( )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 余年。?__________“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 千嶂奇观。” A、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B、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C、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两侧,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D、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B 整个语段是以“南天门”为话题的,B项紧承上文,先说“门外”,然后说“门两旁”,按空间顺序组织句子,共同陈述同一个话题。并且,题干最后一句省略的主语“对联”恰巧能与上句构成搭粘。 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 ____从床下拽了出来,送到幼儿园去了。 A.妈妈找了好久,最后才发现他, B.但后来还是让妈妈给找到了, C.使妈妈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 D.但妈妈毕竟发现了他。 分别比较下列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1995年高考题) ?①远处看,山顶是明显的有座宝塔,要是走近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②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落在山顶上。可是,走近了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③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他们过去不但没干过这些活,连见也没见过。 ?④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这些活他们过去不但没干过,连见也没见过。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D [讲解]一组中②句,话题统一,陈述角度一致,词语前后相应,所以衔接较好,二组中④句较③句前后紧密,语气通畅,故答案为D。 2.语序是否一致 不同的文体,也会有不同的顺序,议论文一般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组织句子;记叙文一般按时间或空间顺序组织句子;说明文一般按一定的时间、空间或逻辑顺序组织句子,各种文体一般都按照“总——分——总”的顺序组织句子。特别是给句子排序的题,更应注意。 例:将下列四句话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就像勇猛的战士一样,②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③马上扔下背包,④听到大雨即将来临的广播, 某校师生野营训练来到村里, 和村民们一道投入抢收战斗。 A.②④①③ 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 D.④①②③ C 提示:叙述一件事,语言的先后顺序要正确,要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 ①句: 对师生投入抢收战斗的形象描写。 ②句: 写师生此时的一种心理,即得到信息后所产生的心理。 ③句: 描写师生的具体动作,即在心理知道下的动作。 ④句: 写师生听到广播,即得到信息。 叙述“某校师生”关心集体,忘我地“和村民们一道”冒雨“投入抢收战斗”。 段意: 3.语境是否一致。 对于描写或抒情类的句子,有时要考虑前后语句的情调要保持一致。即前边是热烈的,与之衔接的句子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抖音本地生活服务业务深度分析报告 .pdf VIP
- 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农业局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录用96人大全(含答案).docx VIP
- 清水河储能电站施工方案.doc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美甲产业竞争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docx
- 《新媒体营销》教学大纲.docx VIP
- 幼儿园小学生姓名卡片姓名贴纸.docx VIP
- 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 VIP
- 《边城》ppt.ppt VIP
- 2024凉山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支持平台经济发展试题及满分答案.docx VIP
- 口腔根尖周炎病例分析.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