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传》经典教程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点字词: 1、官: 长(人者): 2、烦: 3、祸: 4、勖: 遂: 5、聚: 6、飧饔: 7、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8、病: 类: 名做动,做官。 繁多。 名做动,造成灾祸。 使动,使之成。 使动,使之聚合。 晚饭、早饭,用做动词,吃饭。 使……繁衍 使……安顿 管理。 穷困。 类似。 鼓励。 第四段:将种树管树之理运用到吏治中去。 (1)“问者”问“养树”后,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2)橐驼是怎样评价、描述官吏烦令扰民的? 烦、祸——呼、鼓、聚、击、召 根拳而土易 旦视而暮抚? 已去而复顾? 爪其肤以验 摇其本以观? 勖尔植 督尔获 早缫而绪 早织而缕 字而幼孩 遂而鸡豚 促尔耕 虽曰爱之, 其实害之; 虽曰忧之, 其实仇之。 种 树 勤虑害树? 治 民 繁政扰民 (3)“养树”和“养人”有何相通之处? 五、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译文: 问的人说:“咦,不是很好吗!我请教养树(的方法),(却)得到了养民的办法。”记载这件事来作为官吏的借鉴。 作者写此文的用意何在? (传其事以为官戒) 名我故当 名,命名.本为名词名字,作动词. 驼业种树 业,名词职业,用作动词,意动,以……为职业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爪,名词,手、指甲的统称,用作动词, 用指甲抓 长人者好烦其令 长,名词官长,用作动词,治理 而卒以祸 祸,名词灾祸,用作动词,造成灾祸 其筑欲密 筑,捣土用的杵,用作动词,捣土 词类活用 非有能硕茂之也 硕茂,使……硕大茂盛 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蕃 ,形容词作使动。 使之蕃盛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 蕃,使……繁衍生息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致,使……尽,使……发展 一词多义 本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 粟者,政之本务 今存其本不忍废 根 根本、基础 稿本、版本 病偻 故病且怠 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生病 贫穷 毛病 病 吾不害其长而已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心害其能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妨害 妒忌 灾害,祸害 害 故 故乡人号之“驼” 此物故非西产 君安与项伯有故 广故数言欲亡 所以 本来 旧交 故意地 顾 去不复顾 相如顾诏赵御史 顾吾念之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不复顾利害 看 但是(表轻微转折) 拜访 顾虑,考虑 回头 特殊句式 故不我若也 好烦其令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宾语前置,故不若我也。 省略句,省略谓语,好烦(发)其令。 宾语前置句,“何以”即“以何”。 作者把一个什么道理寄寓于一个什么故事当中? ——郭橐驼“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养树方法,说明顺民之性以养民的道理。 总结全文 1、归纳主题: 顺民之性以养民的治道 2、怎么明理,用了什么方法? (写作特点归纳) (1)对比与映衬 (2)婉约而多讽 (3)简洁而生动 运用了多重对比: 1.郭橐驼与其他种树者的对比; 2.其他种树者中过于疏懒者与过勤勉者之间的对比; 3.用种树之理与为官之理做对比 以寓言的方式进行讽谏,是古代中国文人向帝王或上层统治者提意见的传统做法。本文主旨是讲顺民之性以养民治道,但文章却不是进行理论上的辨证,而是巧妙地通过给郭橐驼立传,通过驼介绍养树的经验,再把养树之道“移之官理”,巧妙地把“养树”与“养民”联系起来,委婉含蓄的说明顺民之性以养民的道理。揭露并讽刺了统治者的苛政繁令对百姓的骚扰侵害,提出宽简为证,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主张。 总结全文 探究阅读 结合“能顺木之天性以致其性”谈谈儿童教育 树木与树人的道理是相通的。教育儿童的根本方法应是不害其长不抑耗其实,应按照自然规律教育儿童,不能太过或不及,更不能束缚或戕害儿童身心的发展。教育者只能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即“顺木之天性以致其性”,不能揠苗助长,也不能恨铁不成钢,动辄体罚。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柳宗元 1、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2、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 3、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4、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5、?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 6、袜材当萃于子矣。 7、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翻译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