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巩固名师导学】2015高考语文复习配套:同步测试卷三文言文阅读(共42张)教程讲解.pptVIP

【一轮巩固名师导学】2015高考语文复习配套:同步测试卷三文言文阅读(共42张)教程讲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答案讲评】B  让:责备。 ※【答案讲评】D  A.其:上句,指示代词,可译为“那些”;下句,连词,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B.因:上句,连词,表顺承关系,可译为“于是”;下句,介词,可译为“凭借”。C.以:上句,动词,可译为“认为”;下句,介词,可译为“凭借”。D.而:都作连词,表承接关系。 ※【答案讲评】C  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 * 2015’名师导学·新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同步测试卷 语文 三 文言文阅读 ※【答案讲评】D [夭阏 è :夭折。句中应为“使……夭折”。] ※【答案讲评】B  A项,乎:介词,相当于“于”/助词,用在形容词后。B项,均为表示转折的连词,可译为“却”。C项,其:代词,表指示,译为“那”/副词,表反问,“难道”。D项,以:表修饰的连词/表并列的连词。   后来我到过数十百个郡县,东至洛阳,西到长安,每每见到谈论写字作文的人,都拿剡纸相夸耀。这才明白从前所见剡溪古藤的枯萎,责任恰恰应由这些人负,而这过错本来不在造纸工人。如今天下的读书人,自己专门立言而能见出文章门户的,那数量和麻竹一样多。听他们说话,都自命不凡,仿佛已经探到了骊龙颔下的宝珠。即或有通晓明悟的人,这类人也少得很。才能不能胜过众人的,也都缩手无语。才能出众的,果然自称天下的文章都归功于我,于是轻视蔑视圣人之道,使诗经中《周南》《召南》的风骨折散为《折杨》《皇荂》的俗调,使言偃、卜子夏的文学陷入淫靡放荡之中。他们挤在一起动笔写作,动不动就是几千几百人。几千几百人下笔,动不动就是数千数万字。他们不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一天天放纵下去,自然残害了古藤的生命,把它视为比桑叶还容易得到的东西,使得衰败的趋势日益严重,不见终止。如果这样,那么写绮丽文章、发表空妄言论的这批人,谁不是用剡纸书写的呢?造纸工人贪图利益,日夜斩伐古藤用来卖钱,即使全天下都成为剡溪,也还不足以供给,何况只有一条剡溪呢?因此,恐怕以后不会再有古藤生长于剡溪了。 ※【答案讲评】D  复,根据语境应解释为“赦免,免除”。 ※【答案讲评】B    秦国的出子之母任用宦官而发生变乱,群臣心中不快,隐匿不出;百姓憋着一肚子怨气,非议国君。公子连逃亡在魏国,听说这事后,打算回国,于是借群臣和百姓之力从郑所之塞进入。边境小吏右主然把守关口,不放公子连入境,说:“我有我做臣子的原则,不侍奉两个国君,公子 您 还是赶紧离开吧。”公子连离去,进入翟国,想从焉氏塞进入,把守关口的将领菌改放他入境。出子之母听说这个消息,非常惊恐,命令官吏兴兵抵抗。官吏接到命令说:“敌寇在边境入侵。”士兵和官吏开始出发时说:“前去攻打入侵的敌寇。”中途就改变了,说:“不是打敌寇,是迎接国君。”公子连趁机和士兵一道进来,到了国都雍,包围了出子之母,其母自杀。公子连被拥立为国君,这就是秦献公。秦献公怨恨右主然,并准备重重治他的罪,他感激菌改并打算重重奖赏他。大夫监突劝谏说:“不行。秦国的公子在国外的多着呢,如果这样,就会使臣子们争着放流亡的公子回国了,这对君主不利。”献公认为很对,因此赦免了右主然的罪,而赏赐菌改以大夫的爵位,赐给把守要塞的人每人二十石米。献公可说是善于实行赏罚的了。凡是奖赏一个人,并不是因为偏爱他;惩罚一个人,并不是因为憎恶他,而是看赏罚之事可能导致什么结果。如果导致好的结果,即使憎恶他,也应奖赏;如果导致不好的结果,即使偏爱他,也应惩罚。这也是先王用来治理混乱局面、使危难局面安定的方法。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滂从龙舒君③归黄泉,得其所矣。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选自《后汉书·党锢列传》,有删改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