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言文词语教学两题.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文词语教学两题.ppt

文言文词语教学两题 ——以《送东阳马生序》为例 一、解词释义的基本方法 关注课本未加注释之处 商榷课本注而不妥之处 重点解读古今意义微别 考察词义系统知所以然 利用《说文》据形索义 比较互证辨析同义词 因声求义系连同源词 观境为训确定具体义 (一)关注课本未加注释之处 课本注释的词语大多可靠。 课本未注的词语有两种情况: 1、无须注释。2、当注未注。 此“无须”者,彼可能“必须”;“当注未注”之处更需要教师拾遗补阙。 体现教师主导作用,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送东阳马生序》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二)商榷课本注而不妥之处 1、释义之误(以今释古;以古释今) 2、理论之误(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 3、术语之误(通;同) 《送东阳马生序》 至舍,四支僵劲(硬)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支〕通“肢”。(古今字) 〔被〕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古今字) (三)重点解读古今意义微别 录毕,走送之。( 奔跑 / 行走 ) 媵人持汤沃灌。(热水 / 菜汤 ) 尝趋百里外。 ( 奔赴 / 趋向 )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勤劳 / 勤奋 ) (四)考察词义系统知所以然 1、词义引申具有系统性。 2、解释引申义要从本义入手。 3、确定本义当分析字形。 4、假借义与词义系统无关。 5、以简驭繁之法。 6、知词义之所以然。 趋——走 勤——力 支——肢 被——披 (五)利用《说文》据形索义 1、《说文》解释字的本义。 2、《说文》依据古文字分析字形。 3、《说文》贯穿“六书”理论。 4、《说文》部首体例便于比较同义词。 5、《说文》系列参考书探讨引申、假借等。 (六)比较互证辨析同义词 1、有比较才有鉴别。 2、在本文本书或他文他书中找到比较对象 3、同义词大多是近义词——同中有异。 4、辨析使我们对词义的理解准确而深入。 (趋/趣/走/赴/行)(勤劳/勤奋) (七)因声求义系连同源词 因声求义——就古音以求古义。 音近义通——声音相同相近的词之间往往存在意义上的某种联系。 谐声偏旁——形声字中声符相同的字有可能同源。(汤/烫:灼热)(趋/趣:疾行) 引伸触类,不限形体——形声字以外的音同音近字也有可能同源。(颁/磐:大) (八)观境为训确定具体义 词义有贮存义与使用义,训释分词义训释和文意训释两种。(趋:奔赴→赶路)(勤:勤劳→辛劳) 贮存义是词典里的义项,具有概括性、广义性。使用义是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体现为具体性和单一性。 解释词义有时可直接使用词典中的义项,有时则要依据语境进一步找到贴切的意义。 释义举例之一 —— 趋 《送东阳马生序》:“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趋,课本无注。研讨与练习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列出此句,但“趋”下未加点。 某教师在指导学生“找生字词”环节中提及“趋”字,解释为“趋向”。此以今释古之误。 其他选本、注本未见注释。 《中学语文文言文译注》:“曾经赶到百把里以外去。”对认识“趋”字的古今异义有所启发。 《现代汉语词典》 ①快走:~前∣疾~而过。 ②趋向;归向:大势所~∣日~繁荣∣意见~于一致 【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 第①义项反映古义,第②义项反映今义。两义均不适合“趋”在本文之义。成语“趋之若鹜”中包含适合本文的意义信息。 《王力古汉语字典》 ① 跑,疾行。《論語·陽貨》:“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避之,不得與之言也。”(梁皇侃義疏:“趨,疾走也。”) ② 小步快走。《战国策 · 赵策四》:“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③ 趋向(抽象动词或名词),奔赴( 行为动词 )。《论积贮疏》:“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 ,是天下之大残也。”(未举出“奔赴”例,且不应与“趋向”列在同一义项。) 《汉语大字典》 ①跑,疾走。 ②步,行走。 ③小步快走。 ④奔赴(所带宾语为具体的处所或目标)。《新唐书·魏元忠传》:“今舍必禽之弱,而趋难敌之强,非计也。” ⑤追赶,追逐。 ⑥投向,趋向。 《说文解字 · 走部》 走,趋也。从夭止。夭止者屈也。 趋,走也。从走,刍声。 赴,趋也。从走,仆省声。 趣,疾也。从走,取声。 按:“趋” / “走”互训,“趋”又以“走”为意符。 走,义为跑。金文作 ,小篆作 , 林义光《 文源 》:象人走摇两手形 。从止,止象其足。 饶炯《部首订》:古文以止为足。“夭”下说:“屈也。”凡人举步则足屈。走者行之疾,其足愈屈,故从夭止会意。 本篇:“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课本注:“走,跑。”《史记·刺客列传》: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由此可知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