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疗质量推进会 江与良 一、困惑与挑战 案例一、 Caroline的故事 Caroline的故事 案例二、过度治疗惹的祸 患者,男,62岁,因跌伤左小腿2天就诊。患者于2天前骑自行车不慎;跌伤左小腿,当时皮肤有小片擦伤渗血,回家自行清洗涂敷碘酒,第2天擦伤处及周围青肿压痛,未作处理,第3天肿胀疼痛明显,遂来诊治。既往史无过敏史。查体:T 36. 8℃,P 60次/分,R 18次/分,BP 160/90mmHg,头颅五官及心、肺、腹未见异常。左小腿外侧见一皮肤擦损区3cm X 4cm,已结痂,周围青肿,压痛。经外院X线片提示左小腿无骨折征象。初步诊断:左小腿,外伤(皮下淤血)。 我们的医生给予:5%葡萄糖25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12ml静脉滴注(75滴/分),用药10分钟后患者诉心悸、胸闷、口唇及指尖麻木。心率 98次/分,R 28次/分,BP 92/48mmHg,皮肤少许渗汗。考虑输液速度过快所致,随即把液体滴速调至约35滴/分,未引起更多注意,亦无采取其他对应措施。再过15分钟后查看,患者呈昏迷状态,口唇指趾发绀、抽吸样呼吸4次/分,脉搏触不到。给予吸氧,肌注肾上腺素1mg,胸外心脏按压等抢救,但一切措施无效,患者死亡。 过度治疗是指给予患者以并不需要的治疗,其目的多数都是为了赚钱,此时的医疗行为已经变为商业行为,这个案例的院方把一名仅仅有皮肤擦伤的患者收入医院治疗,还给予静脉用药,而且用的是毫无相关的药物,我们实在无从得知复方丹参注射液与小腿擦伤的治疗关系,治疗理由可能还是那个金光闪闪的字一钱。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意外情况发生了,过度治疗把患者送上了不归路,也把自己送上了法庭,但此时已经悔之晚矣。 案例三 患者男性,52岁,既往有高血压及糖尿病史5年,15分钟前患者看电视(足球比赛)时因情绪激动而突然发生严重心悸,伴胸闷,大汗淋漓,自己服用,速效救心丸10粒无效而呼叫急救。急救到后查体:患者神志清醒,焦虑表情,半卧位,面色苍白, 口唇及肢端青紫。血压O/O,桡动脉脉搏测不出,呼吸32次/分,颈部无三凹征,肺部听诊未闻异常,心脏听诊心音遥远,心率300次/分,未闻杂音。腹部及神经系统未见异常。心电图示宽QRS波心动过速。 现场诊断:休克原因待查,心动过速。 现场治疗:鼻导管供氧,0.9%生理盐水250ml加入多巴胺80mg静滴,然后将患者送医院。10分钟后到达医院,患者病情无改善,血压仍然为0,心率为300次/分。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 分析 这时急救医生却未实施任何治疗,而仅用了升压药物多巴胺,但在这种情况下升压药物的效果可想而知,升压药物是;主要通过收缩血管、加强动脉血管的紧张度来提高血压的,但患者心率300次/分,哪有足够的心输出量?在这种情况下又怎样能够提升患者的血压呢? 案例四、120≠货车 患者男性,50岁,因短暂意识丧失而呼叫急救。既往有糖尿病史10年,30分钟以前在解大便时,突然发生意识丧失,醒后感周身不适,胸闷, 恶心,上腹轻微疼痛伴出汗及面色苍白,急救医生到场查体:患者神志清醒,一般情况差,血压未测,心率65次/分,律齐,心音正常,未闻杂音,腹部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未采取其他检查措施。现场初步诊断:晕厥原因待查。对此,急救医生亦未采取任何急救措施,让患者自行上救护车后自己在副驾驶位置上就座,然后救护车向医院驶去。 发病地点距医院较远,途中患者述不适感加重,并出现大小便失禁,但该医生仍未采取任何措施。40分钟后救护车到达医院急诊室,查体:患者神志清楚,血压105/75mmHg,心率60次/分,可闻杂音,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和室内传导阻滞。 急救方法:给予罂粟碱30mg肌内注射、硝酸甘油0.3mg含服后将患者收入院治疗。10分钟后患者转至病房,病房医生发现患者面色发绀,呼之不应,四肢湿冷,随后发生呼吸停止,血压测不到,心音消失,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心音听不到。经过现场心肺复苏无效,抢救2小时后宣布患者死亡。死亡诊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 分 析 第二种原因占大多数,那就是急救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较低,在短时间内无法了解真实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误把重症患者当成轻病微伤,因而掉以轻心,未采取急救措施,以至导致严重后果,或者知道患者情况严重,但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手段,在危重病面前束手无策,无法阻挡死神的脚步。 医院建设与发展-----挑战? 1.增长速度-----换挡期; 2.结构调整------阵痛期; 3.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4.人才短缺断层期; 5.内生动力缺乏期;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