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毕业论文设计与基本写作规范资料祥解.ppt

第三课毕业论文设计与基本写作规范资料祥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课 毕业论文的设计及基本写作规范 “隐微的知识” (tacit knowledge) 拥有知识的人,知道的比说出来的多。因此,tacit(心照不宣)也暗示,论文的写作并不是一种技巧型的学习,难以归类、概括,或提供可供模仿的技巧。 因此,你常会听到老师说,“你就自己去,悟吧”! 论文设计的基本格局 一篇学位论文的基本构成 摘要与关键词 前言 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目的与意义 问题与论证(正文) 结论(或余论) 参考文献、附录 致谢 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文章大体框架的构成与总体要达到的研究效果;文章主要解决的问题,使用的方法和获得的结论。 关键词:3-5个,切忌过于宽泛。(如果你的关键词是:文学、理论、考据……诸如此类,那么你就是在和读者开玩笑啦) 前言:问题的缘起 前言,或者称为引言的部分中,我们常常谈到的是论文所关切的问题,从何而来?反过来想,也就是我们研究问题的目的(个人目的——个人生活经验、实践目的——引人注目的社会事件、学术研究目的——学术理论的启发)。 综述:文献回顾与问题的发现 1、 如何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先阅读文献,是为了避免你重复劳动,只有知道的越多才能想到越多;后阅读文献,是为了避免你先入为主的印象、或陷入他人思想的牢笼。因此,最好的方法是,接触尽可能多的思想、但持怀疑态度。 2、综述,不是罗列文献和段落大意的概括,好的文献应该是在历史回顾中建立问题框架和批判的眼光,从而在你结束回顾时,顺理成章地引出你所发现的问题。eg.黄克武《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调适思想研究》 研究方法:解答问题的路径 理工科:与实验设计结合 社会科学:使用的软件、调查方法(访谈、问卷抽样、田野调查……) 人文科学: 第一种为比较抽象的方法:比较的方法、跨学科的方法、历史的方法等;第二种为具体的理论:女性主义、结构主义、心理分析;借用社会科学:数据统计、问卷调查 论证:自圆其说的逻辑与一条线索 1 套用范式:选取一个文本做细读(讲一个故事),并寻找某种理论去解释。由此让你,既不离开文本、又不远离理论。但结果是生搬硬套。 2 寻找一个贯穿全文的关键点或者说你解决问题的线索,以此逻辑连接全文。而所有理论的运用都是为论证你的逻辑而存在,而不是你的逻辑为论证理论而存在。 结论与余论:给后人留下一个问题 1 你的研究是否回答了你开始的疑问? 2 你的研究与现有理论间的关联,验证、修正、丰富还是否定? 3 论文中是否出现一些新的想法,可供继续研究使用? 4 你的研究和其他相关研究的关系,是否能纳入一个更广阔的话题中去? 总之,结论不是重复论证过程中章节的观点、不是长篇幅的摘要。 参考文献与附录:按图索骥 1 参考文献与正文中引用或提及过的文献要一致,一一对应。 2 中英文参考书目要分开 3 参考文献的规范,根据不同的法则有不同的规定,基本原则是保持内部一致性,也就是从头到尾使用同一种格式。 一些常见格式问题 1 关于页码:注释必须标明引用的具体页码;而参考文献则不需要标明页码。 2 文献的排列顺序:不同作者,一般按照姓氏字母或笔画排列;同一作者,则按年份逆序排列。(ps:word中,“表格”下拉菜单中有“排序”功能) 3 具体构成:作者、著作名称、(翻译者)、(出版地)出版社、年份。eg: (英)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亨利·哈代 编,吕梁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第131页 致谢:感恩与心路历程 记得在文章的最后一页,写下你的致谢,感谢你身边的支持帮助你的人,以及你经历的难忘岁月。 写作的困局 问题一: 资料搜集——我们身边的学术资源 学术资源 对所选领域还不甚熟悉:工具书、大型学术丛书、“……关键词”中的索引条目(index)以及书后的参考文献。 著作:豆瓣、读秀学术搜索、google图书、孔夫子旧书网、以及各类专业数据库。 论文:中国学术期刊网、google学术搜索、JSTOR西文过刊全文数据库、硕博士论文。 引用次数:可以通过文献被引用的次数,搜索进一步的科研进展。 搜集与记录 资料搜集的过程,不只是“找”,还要同步的“记”,如果你能在搜资料的过程中,就整理好相关文献的详细信息,那将会为你省去相当一部分的时间和精力。 特别是对一些引用段落,如果能在摘抄时,记录详细的页码和出处,将是极其明智的选择。 问题二: 选题与定位——如何发现一个问题 1 选定研究的方向: 最好先从自己的日常经验和兴趣出发,选定大方向; 然后,结合你所选修的课程、阅读的最新期刊、翻阅到的论文参考书目、以及参加的讲座等途径,缩小论题的口径 当你确定好研究对象,最重要的则是选择一个切入的角度。 2 具体切入点: 把社会中常被忽略的问题建构为研究对象:eg.关于“童年”的讨论。 对常识的挑战和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