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五年级上青岛版2.2谁能传播声音课件1摘要.ppt

科学五年级上青岛版2.2谁能传播声音课件1摘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究声音的秘密 第一幅图:学生用音叉进行实验,等音叉发音后放入水中,发现水中有波纹。 第二幅图:学生用要领进行实验,用摇铃接近泡沫小球,摇铃震动,泡沫小球也滚动。 第三幅图:学生用力给气球吹气,学生松开手给气球放气,会听到“噗噗”的声音。 第四幅图:学生用杯子向水槽中倒水,会发现水槽的泡沫小球随着水流在动,同时可以听到声音。 结论:无论是固体、液体和气体,它们的发生都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实验材料:空纸盒 橡皮筋 小鼓 音叉 一盆水 1、把空纸盒去掉盒盖,把橡皮筋绷在盒子上,用手拨动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观察现象。 2、在鼓面上放少许豆粒,用鼓槌把鼓敲响,观察现象。 3、用槌敲音叉,听到声音后,用音叉接触水面,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1、皮筋在震动。 2、鼓面在震动,豆粒在上下跳动。 3、水面有波纹,并有水滴溅起,音叉震动。 我们的耳朵 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听觉的形成 外界声音由耳廓收集后,从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振动的频率和声波的频率完全一致;鼓膜振动的幅度与传入声音的强弱有关系,声音越强,鼓膜振动的幅度越大。鼓膜的作用引起三块听小骨相应的振动。三块听小骨构成的听骨链不仅有传递振动的作用,还有扩音的作用。听骨链的振动,通过内耳的卵圆窗引起耳蜗内淋巴液的振动,刺激内耳的听觉感受器引起兴奋。听觉感受器兴奋后产生神经冲动,沿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声音是以波的形式通过空气传向四面八方的,知道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可以传播。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液体能传播声音吗? 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 * * 7.声音的产生 8、谁能传播声音 实验目的:证明空气能传播声音。 实验器材:两支蜡烛、一盒火柴、大鼓、鼓槌。 实验方法:(1)点燃蜡烛,一支放在鼓面前,另一支放在较远的地方,作为对比; (2)敲鼓,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蜡烛的火焰会晃动,离鼓近的火焰晃动的厉害。 实验结论:空气能传播声音。 想一想: 生活中空气传播声音的现象有哪些? 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实验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实验目的:证明液体能传播声音。 实验材料:闹钟、塑料袋、水槽、水。 实验过程:把闹钟放在塑料袋内,然后放入水中,将耳朵贴近水槽。 实验现象:能听到闹钟的声音。 实验结论:液体能传播声音。 想一想: 生活中液体传播声音的现象。 实验目的:证明固体能传播声音。 实验材料:桌子。 实验方法:用手轻轻挠桌子腿,然后将耳朵贴在桌子上。 实验现象:将耳朵贴在桌子上能听到挠桌子的声音。 实验结论:固体能传播声音。 想一想: 生活中固体传播声音的现象。 讨论:气体、液体、固体传播声音的速度相同吗?你能进行验证吗? 在影片《铁道游击队》中,游击 队员叔叔都把耳朵贴在铁轨上探听 远处是否有火车声。同学们,请你 想一想,游击队员为什么不站着听,非要趴在铁轨上听呢? 讨论: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如何的呢? 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思考: 声音传播的方式是怎样的? 答:声音是以声波的方式进行传播的。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340米∕秒) (300000000米∕秒)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