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你我他——大学生人际交往摘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堂与地狱的区别 教士奇怪地问上帝:“为什么同样的情景,这个房间的人快乐,那个房间的人愁眉不展呢?!” 上帝微笑着说:“???” 如果你知道答案,那么你就是一个幸福的人噢!(猜猜看吧) 天堂与地狱的区别 每人都是过长的筷子,地狱的人只喂自己所以喂不进嘴里;天堂的人相互喂,大家都吃的很开心。 人际交往的重要性:1+1>2。个体与他人双赢。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心理学家凯伦?霍妮: “神经症是人际关系紊乱的表现。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失调而引起的。” 你我是朋友,你我手中各有一个苹果。你给我一个苹果,我给你一个苹果,到头来你我手中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给我交流思想,我把自己的思想交给你,那么,你的脑子里就有两种思想,我也有两种思想。 —— 肖伯纳 卡耐基: 一个人要取得事业的成功,15%靠专业技能,85%靠他的人际关系。 有些人一辈子都想不明白为什么心无恶念却总不被人接受,为什么有才华不被重用。为什么有能力却一事无成??? 为什么有些人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而有些人大家都讨厌、嫌恶? 1、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状况之二 人际关系状况之三 3、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一)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 (二)光环效应(halo effect),也叫晕轮效应 (三)刻板印象(stereotypes) (四)投射效应 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1)关于自己的烦恼有口难言。( ) (2)和生人见面感觉不自然。( ) (3)过分地羡慕和妒忌别人。( ) (4)与异性交往太少。( ) (5)对连续不断的会谈感到困难。( ) (6)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 ) (7)时常伤害别人。( ) (8)与异性来往感觉不自然。( ) (9)与一大群朋友在一起,常感到孤寂或失落。( ) (10)极易受窘。( ) (11)与别人不能和睦相处。( ) (12)不知道与异性相处如何适可而止。( ) 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13)当不熟悉的人对自己倾诉他的生平遭遇以求同情时,自己常感到不自在。( ) (14)担心别人对自已有什么坏印象。( ) (15)总是尽力使别人赏识自己。( ) (16)暗自思慕异性。( ) (17)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感受。( ) (18)对自己的仪表(容貌)缺乏信心。( ) (19)讨厌某人或被某人所讨厌。( ) (20)瞧不起异性。( ) (21)不能专注地倾听。( ) (22)自己的烦恼无人可申诉。( ) (23)受别人排斥与冷漠。( ) (24)被异性瞧不起。( ) (25)不能广泛地听取各种意见、看法。( ) (26)自己常因受伤害而暗自伤心。( ) (27)常被别人谈论、愚弄。( ) (28)与异性交往不知如何更好地相处。( ) 测试结果 测查结果的解释: 28个问题,选“是”的打“√”,计1分;选“非”的打“X”,计0分。 总分在0~8分之间,说明你在与朋友相处上的困扰较少。你善于与朋友相处,人缘很好,获得许多人的好感与赞同。 总分在9—14分之间,你与朋友相处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 总分是在15—28分之间,表明你在同朋友相处上的行为困扰较严重。 总分超过20分,则表明你的人际关系的行为困扰程度很严重,而且在心理上出现较为明显的障碍。 三、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是重要的;人际交往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人际交往需要自己努力锻炼! 谢谢大家! 嫉妒心理与敌意心理 表现: 对他人的长处、成就、荣誉、名望十分不满,抱有不友好、憎恨情绪,冷嘲热讽,恶意诽谤。对别人的不幸幸灾乐祸。严重者仇视他人,厌恶他人,产生敌对情绪,甚至有报复和攻击行为。 嫉妒具有同质性。 原因: 自我中心,惟我独尊; 争强好胜;虚荣,不自信。 调节: 加强修养,培养达观的人生态度; 自我充实,转移注意; 培养真实的自信心。 敏感心理与猜忌心理 表现: 对他人的言行过分警觉,敏感、多疑,总以为别人看不起自己、议论自己。把无中生有的事强加于人,甚至有时把别人的好心曲解为恶意。 严重者发展为癔病或被害妄想。做事谨小慎微,生怕引起别人的不满。经常感到伤感、焦虑。 原因: 心理防御过度、不信任他人; 不自信;自我投射;挫折经历。 调节: 培养理智,以事实唯真避免感情用事。 善于沟通,澄清真相; 纠正认知偏差; 培养自信,放平心态,不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 自我中心与自傲心理 表现: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