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前儿童行为问题原因及应对 目 录 BEST 问题行为概述 问题行为原因 问题行为的应对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原因及应对 小强,6岁,上幼儿园大班。人长得很结实,在幼儿园里,他好强霸道,经常欺负其他小朋友:不是用手推、抓旁边的同学,就是用东西打别人,要么就用彩笔涂脏他人的图画册。老师批评后,暂时收敛一点,但很快又旧态复发,小朋友很讨厌他,老师也感头疼。 幼儿园小班里转来了一个新娃娃,小王老师把他介绍给小朋友时,大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纷纷表达自己对新朋友的友好,但却不见这个小娃娃说话。最后在老师的鼓励下,新娃娃开口了“我……我……你……们……好……”。原来新娃娃有口吃的毛病,小朋友一下子哄笑起来,学着样子“我……”。 1、什么样的行为属于问题行为? 行为上失去常态,并给他人造成困扰或妨碍自己生活适应的行为。 一、问题行为 我的营养需要 不能控制自己的脾气,动不动就攻击他人,每天打架10多次。 频繁吮吸指甲,每天多达百次 2个月的宝宝爱吃手··· 5岁的小朋友只要有某方面需求时就大喊大叫直到成人满足其需求··· 除此之外,您还能不能举一些你遇到的实例? 1、保教人员能直接影响的因素 1)环境因素 2)保教人员自身素质 3)幼儿一日时间管理 2、保教人员不能直接影响的因素 1)生理原因 2)家庭原因 3)社会环境原因 二、问题行为的原因 三、儿童常见问题行为的通用矫正策略 常 用 行 为 矫 正 方 法 (一) 强化策略 (二) 忽视策略 (三) 独处策略 (四) 其他策略 1、强化策略 第一步:找到你希望个体表现出的“良好行为”。 第二步:选择适合的、强有力的“强化物”。 第三步:等待“良好行为”的出现。 第四步:及时并连续强化每一个“良好行为”。 第五步:当良好行为逐渐稳定表现后,把连续强化改为间歇强化。 应用原则: 1、“良好行为”一定要具体。 2、“强化物”要具有个体意义,少用物质奖励。 3、强化一定要及时、一致。 BEST 儿童的良好行为发生较少,不良行为较多时··· 儿童的问题行为大多由成人关注造成时··· 什么时候采用强化策略 2、忽视策略 短暂隔离:当儿童出现不良行为时,把儿童转移到强化物比较少的情境中,以阻止或削弱不良行为。 3、独处策略 第一步:选择隔离室——安全、无强化、很快到达。 第二步,向儿童讲解隔离法,并等待问题行为的出现。 第三步,当问题行为发生后,立即将儿童送到隔离室。 第四步,设置隔离时间,并等待隔离的结束。 第五步,隔离结束后,和儿童沟通隔离的原因。 步骤: 一选、二讲、三等待、四送、五沟通 原则: 10秒钟、10个字、5分钟 独处策略步骤 我的营养需要 适合采用独处法的行为: 攻击他人; 恶意取笑别人,挑衅; 对父母或他人无礼; 抢夺别人的玩具,损坏玩具; 饭桌上乱扔食物; 警告之后仍然打断大人的谈话; 过度补偿:在问题行为出现以后,儿童不仅要纠正问题行为造成的环境影响,而且要把环境恢复得比问题行为以前更好。 4、其他策略 (2)积极练习:在问题行为发生以后,要求儿童多次重复练习,或较长时间地练习与问题行为相对立的良性行为。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让你印象最深刻的内容是什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