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花科豆科蔷薇科板蓝根杜仲甘草要点.ppt

十字花科豆科蔷薇科板蓝根杜仲甘草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甘草 多年生草本,主根甚长,粗壮。茎直立,奇数羽状复叶互生。 总状花序,花密集;花冠蝶形,紫红或蓝紫色;雄蕊10,二体。荚果弯成镰刀状,表面密被褐色刺状腺毛。 [植物形态] 光果甘草 植物体密被淡黄褐色腺点和鳞片状腺体,无腺毛。穗状花序,较叶为短,花稀疏。荚果扁直,长圆形或微弯曲,无腺毛,略有不明显的腺瘤。 [植物形态] 胀果甘草 植物体局部密被淡黄褐色鳞片状腺体,无腺毛;羽状复叶。总状花序;荚果短小而直,膨胀,无腺毛,略有不明显的腺瘤。 [植物形态] 甘草:根呈长圆柱形,表面红棕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心有髓。气微味甜。 粉甘草 生甘草片 炙甘草片 [性状] 胀果甘草:根及根茎木质粗壮,有的有分枝,外皮粗糙,多灰棕或灰褐色。质坚硬,木纤维多,粉性小。根茎不定芽多而粗大。 光果甘草:根及根茎质地较坚实,有的有分枝,外皮不粗糙,多灰棕色,断面纤维性,裂隙较少。 胀果甘草 光果甘草 [性状] [显微特征] 1.根横切面 (甘草) 木栓层为数列红棕色细胞。韧皮部射线宽广,稍弯曲,常现裂隙;韧皮部及木质部中均有纤维束,纤维束周围细胞常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鞘纤维;木质部导管直径大,常单个或2~3个成束;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少数细胞含棕色块。 木栓层 韧皮部 形成层 木质部 甘草根横切面 射线 射线 木栓层 韧皮部 导管 木质部 形成层 韧皮纤维束 草酸钙方晶 形成层 苦杏仁 Armniacae Semen Amarum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山杏Prunus armeniaca L.var.ansu Maxim.、西伯利亚杏Prunus sibirica L.、东北杏Prunus mandshurica (Maxim.) Koehne或杏Prunus 的干燥成熟种子。 《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名医别录》列为下品,有甜、苦两种,一般栽培所产的杏仁甜的较多,而野生的一般均为苦的。 山杏:野生、栽培;西北利亚杏、东北杏为野生;杏:为栽培。 从原植物来看,西北利亚杏、东北杏、山杏的杏仁为苦杏仁,而杏的栽培种有些是苦的,有些则是甜的。 药用多为苦杏仁,甜杏仁多供制作点心。 植物来源 蔷薇科(Rosaceae)杏属植物 山杏 Armeniaca vulgaris Lam. var. ansu (Maxim.) Yu et Lu,西北利亚杏A. sibirica (L.)Lam.东北杏A. mandshurica (Maxim.) Skv. 杏A.vulgaris Lam.的干燥成熟种子。耐寒、木本植物。 产地: 主产北方各省,以内蒙古、河北、辽宁、吉林、山东等地。 采制: 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果肉,去果核壳,取出种子,干燥。 性状鉴定要点: 1.呈扁心形,长1~1.9cm,宽0.8~1.5cm,厚0.5~0.8cm。 2.表面黄棕色至深棕色,有不规则皱纹。 3.一端尖,另端钝圆,肥厚,左右不对称。 苦杏仁 性状鉴定要点: 4.尖端一侧有短线形种脐,基部有一椭圆形合点。 5.种皮薄,内有子叶2枚,乳白色,富油性。 6. 气微,味苦。 甜杏仁:较上者大,基部对称,种皮淡棕色,子叶接合面不具空隙,味甜。 (一)横切面: 1.种皮的表皮为一层薄壁细胞,其中散有类圆形的橙黄色石细胞;其下为多层薄壁细胞,有小型维管束通过。 2.外胚乳为颓废状。 3.内胚乳为1-数层方形细胞,内含糊粉粒及脂肪油。 4.子叶由多角形薄壁细胞组成,含糊粉粒及脂肪油。 苦杏仁的显微鉴别: (二)粉末:黄白色 1.种皮石细胞单个散在或成群,淡黄色,表面观呈类圆形,侧面观呈贝壳状;上部壁厚,层纹明显。 2种皮外表皮薄壁细胞黄棕色,多皱缩。 3.子叶细胞呈多角形,胚乳细胞类方形,均含众多油滴及糊粉粒; 4.螺纹导管偶见。 四、化学成分及理化鉴别: 苦杏仁苷( C20H27O11N)约3% 。苦杏仁苷经水解后产生HCN(约0.2%)、苯甲醛及葡萄糖。 苦杏仁酶包含有苦杏仁苷酶及樱苷酶。 脂肪油约50%; 蛋白质、氨基酸及挥发性成分。 化学成分: 肪油(杏仁油)、挥发油等。苦杏仁苷经水解后产生氢氰酸、苯甲醛及葡萄糖。 功效:降气止咳平喘 ,润肠通便。 理化鉴定: 化学定性 1.取本品数粒,加水共研,即产生苯甲醛的特殊香气。 2.取本品数粒,捣碎,称取约0.1g,置试管中,加水数滴使湿润,试管中悬挂一条三硝基苯酚试纸,用软木塞塞紧,置温水浴中,10min后,试纸显砖红色。    甜杏仁与苦杏仁的成分含量比较: 苦杏仁苷(%)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