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1 文言文两则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生字词。
2.联系上下文,结合注释,掌握故事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3.体会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朗读、背诵课文,掌握故事内容。
2.体会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了解孟子、孔子的生平资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预习探究
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了解孔子、孟子、列子的生平资料。
二、合作交流
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词。
在小组内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通顺。
2.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两小儿辩日》中他们到底在辩论什么?
3.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学弈》这个故事?
教师归纳整理:谁学下棋?
怎么学下棋?
学得结果怎么样?
4.《两小儿辩日》一课主要讲了什么事?
教师归纳整理:两小儿为什么争辩?
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依据是什么?
品读体验
(一)《学奕》
1.出示: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①教师范读。
②师生一起归纳朗读文言文的要点:读准字音;停顿适当;语速稍慢。
③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
2.鼓励学生在“之”字上批注字的意思或者在译文中画出对应的意思。
3.汇报交流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①引导学生对照译文,说说句子的意思,帮助学生初步掌握理解文言文词句的基本方法。(释义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②相机指导学生理解“者”、“也”的含义。
“使弈秋诲二人弈……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①交流对每句话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说说。
②大家读通了课文,现在又读懂了课文。那么,同样是跟弈秋学棋的两个人?为什么一个人学得好?另一个人学不好呢?
生:一个人专心致志,另一个人三心二意。
生:一个人学得很专心,另一个人想着怎么把天鹅射下来。
师:能读出他们各自的表现吗?(文中)
生:找句子读
师:是后一个徒弟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嘛?---------------为是其智弗若与?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③指导朗读,体会文言文朗读的语气(一问一答的形式)
4.他们俩对待学习各持有什么样的态度-----一人专心致志,一人三心二意,专心致志这个成语就出自《学弈》一文,你们还能用不同的成语概括他们两人的表现?
专心致志----------心不在焉
一心一意----------三心二意
聚精会神----------心猿意马
一丝不苟----------东张西望
5.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6. 表演读。
7.孟子的名言。
(二)《两小儿辩日》
1.两小儿为什么争辩?(太阳是远是近)他们的观点各是什么?找出文中的句子。
①齐读。
②你有过与别人争论的经历吗?当时你的语气和神态各是怎样的?让我们再来读读他们争论的话,注意语气。
2.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3.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孔子不能决也――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4.对两小儿所持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
引导学生积极发表看法,保护他们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
教师适时补充资料供学生阅读。
5.孔子的观点又是什么呢?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孔子不能决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为什么不能决呢?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的什么品质?(谦虚谨慎 实事求是)
6.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1)两小儿聪明可爱,善于动脑,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勇于争辩。
(2)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尽管学识渊博,可是仍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引导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8.表演课文。
9.关于谦虚的名言警句。
满盈者,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高级起重工技能鉴定精练考试题库资料及答案(浓缩300题).pdf
- 装卸搬运服务投标方案数据中心运维服务项目投标方案.doc
- 2024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最新税收政策解析及操作规范专题培训(郑州市税务局).pptx VIP
- 电线接线缠绕方法规范_电工电线接线与线头处理方法图解.doc VIP
- 甲状腺危象急诊诊治专家共识(2021版)解读.pptx VIP
- 2021三调工作分类20181119.docx VIP
- 12210104 BF4M2012C备件图册 道依茨.pdf VIP
- 2023年省考公安真题及答案.pdf VIP
- 潍柴图册__WD615_发动机___铲车 .pdf VIP
- 越南刑法(来源越南中国商会).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