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 选修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
第一节 积贫积弱的北宋
【教学目标】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重难点】
重点:(1)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表现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3)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失败的原因
难点: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表现
【课前预习】
1、北宋建立之初,宋太祖赵匡胤把 权、 权、 权都收回中央,
加强了 。
2、为加强中央集权,北宋的军事部署实行 政策,禁军频繁调动,形成了
“ , ”的局面 。
3、北宋之初,朝廷为削弱官员的权力,实行 ,每年又通过 和
的方法大量授予官职,造成北宋官僚机构 。
4、军队和官员的激增必然促使 的激增。除了“ ”“ ”的费用外,还有 、 的费用,再加上宋仁宗统治时期皇室开支 ,北宋又出现 之弊。此外,每年向辽和 交纳的 ,也是相当沉重的财政负担。
5、北宋中期,统治者对内无法平息此起彼伏的 ,对外逐渐无力抗击 。
6、北宋对辽采取被动 的方针,北宋在檀渊打了胜仗,却订立了屈辱的 。
7、北宋在对西夏的战争惨败后,社会危机和 迅速加深, 、富弼等有名望的大臣纷纷要求宋仁宗 ,将《 》作为改革的基本方案上奏仁宗。
【课堂精讲】
一、背景:北宋中期出现社会危机(“三冗”与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1、积贫积弱的局面的形成
增设官僚机构(实行 ,每年又通过 和 的方法大量
授予官职) ——冗官
扩充军队(灾年将 收编入伍;为应付辽和夏的侵扰,在边防 ;军事部署实行 政策;禁军频繁调动,形成了“ , ”的局面 ) ------冗兵
养兵养官战争赔款(由“ ”“ ”带来的财政开支大激增;统治者奢侈腐化:大兴土木等;每年向辽和西夏交纳“ ”)
------冗费
积弱:冗兵----军队战斗力弱,素质低下
2、社会矛盾的激化(内忧外患)
A 内忧:(统治危机)
(1)原因:大量土地被兼并, 与 的矛盾尖锐化。
(2)结果:各地 、 起义给北宋统治阶级沉重打击。
B 外患:(边境危机)
北宋对辽采取 的方针,北宋在檀渊打了胜仗,却订立了屈辱的
;与西夏的战争大多失利,屡战屡败。
二、庆历新政
1、内容:改革的中心问题是 ,裁减内外官员。
2、主持人: 、富弼等。
3、失败的原因:a激进的改革措施,遭到了 的反对;
b 动摇,下令罢废新法。
4、影响:虽然失败,但它揭开了北宋 、 的序幕
[课后巩固]
1.《宋史·食货志》记载,北宋“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不能止”。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北宋吏治腐败
B.北宋统治者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
C.混战不休,农民破产
D.佛教寺院强占民田
2.公元997年,宋廷税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了1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政治危机的根源是( )
A.经济衰退 B.起义频繁
C.兵力不足 D.吏治腐败
3.北宋中期社会问题严重,下列各项不属于北宋中期统治危机的表现是 ( )
A 官僚机构膨胀,形成“冗官”的弊端
B “冗兵”问题和军队战斗力的下降造成积弱局面
C “冗费”使国家财政出现了严重危机,导致积贫局面
的形成
D 宋仁宗接受范仲淹等人主张,推行新政
4.下列对澶渊之盟的分析和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宋辽关系史上由战到和的转折点
②北宋政府牺牲人民的利益换取苟安局面的产物
③客观上维持了长久的和平
④暴露了北宋统治者的腐败
A.①②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