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社会影响讲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社会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A.“留面子”效应 B.“低球”技术C.“过度理由”效应 D.“登门槛”效应 二、多项选择题2.服从是个体不愿意去做,却不得不去做,它执行的是团体的明文规定或权威人物的命令。 3.从众是 原先的意见,屈从于团体压力,附和大家的意见。 4.顺从是 自己的意见,只是为了符合集体或他人的期望作出权宜性的行为改变。 5.“登门槛”效应与 均是两步式渐进策略,但“登门槛”的两步操作中间有时间间隔。 四、名词解释 2.服从 3.顺从 4.社会助长 5.社会惰化 6.去个性化 7.暗示 8.模仿9.社会感染2.试述影响服从的因素在加利福尼亚的帕罗阿尔多市,一个大学生挨家挨户按门铃,自我介绍是“安全行使公民活动”的代表,并提出一个荒谬的要求:允许其在该家前院的草坪里放置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小心驾驶”的字样(该要求之所以荒唐,是因为从其所拍摄的照片上可以看出,漂亮的大房子被一块写得极差的巨大标志牌遮挡不伦不类)。当然,大多数的居民没有同意。但有些人却同意了。为什么,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已不是第一次请求。两周前,另一位学生自称是“交通安全居委会”的志愿者。请求在他们院中矗立一块三平方英寸的标志牌,上面整齐地写着“安全驾驶”,他们已答应下来这一无害的要求,没有被先前这一要求软化的居民中,只有百分之十七的人允许树立牌子。而先前同意在院中矗立三平方英寸标志牌的居民中,有百分之五十五表示赞同。 1998年,田纳西一所高中的老师报告说在她的教室里有一股汽油的味道;不久,她就感到头痛、恶心、呼吸急促、头晕目眩。她的班级停课之后,学校的其他老师也报告出现相同的症状。最后只好全校都停课了。每个人都看着那个老师和一些学生被救护车送走。但是当地的专家检查之后并没有发现学校有任何异常。复课之后,却有更多的人报告出现症状。学校再一次停课关闭。来自不同政府机构的专家再次进行了有关环境和流行病的检测,结果仍一无所获。但这次复课之后,神秘的流行病消失了。田纳西卫生部门的琼斯对这一罕见的案例进行了调查研究,总共有170名老师、学生和员工曾到医院就诊,但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的原因。习题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三、1.自愿 社会舆论 2.不愿意 明文规定 权威人物 3.放弃 4.保留 名词解释 从众(conformity)是指个体的观念与行为由于团体的引导或压力,而朝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2.服从 服从(obedience)即按照他人命令行动的行为。当一种要求以命令的形式出现时个体会感到不同程度的压力,为了减缓这种压力,个体会采取服从行为。 3.顺从 顺从(compliance)是社会影响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个体接受他人请求而行动并使他人请求得到满足的行为。 4.社会助长 社会助长(social facilitation)又称社会助长作用,是指个人对他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5.社会惰化 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是指团体共同完成某一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单独完成时减少的现象。 7.暗示 暗示(suggestion)是社会影响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指在非对抗态度条件下,以含蓄、间接的方式发出某种信息,以此来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8.模仿9.社会感染个social influence)是指由于社会压力或作用个人行为与态度朝社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 五、简答题。 1.简述从众产生的原因。 答:从众的产生有以下原因: (1)行为参照的需要。在很多情形下,人们由于缺乏恰当行为的有关知识,又不愿在行动时出错,往往需要从其他途径获得信息作为行为参照的标准。在情境不定的情况下,多数人的行为自然就成了最可靠的参照尺度;(2)偏离团体的焦虑。任何团体都有维持其一致性的倾向和执行机制。对于遵守团体规范的成员,团体会接受、喜欢甚至优待他,但对于偏离者,团体则倾向于厌恶或排斥。因此,在很多情形下,人们从众是为了被人接纳和避免被拒绝而产生焦虑;(3)与团体融合的需要。团体对于成员从众行为的反应是接受、喜欢甚至奖励。人们为了增加与团体的融合,甚至会模仿团体成员的表情、姿势及各种表达方式,团体规模越大、越有吸引力,引发的从众融合需要就越为强烈。 2.简述服从的原因。 答:服从基于以下因素: (1)合法权力。社会以规章制度、宗教法律等形式赋予团体中一些成员更多的影响力,从而使其他成员认为自己有服从的义务;(2)米尔格拉姆所进行的研究证明了责任转移的推论。没有别人在场时,人们更倾向于将行为责任归于自己本人,从而拒绝服从给别人实施伤害性电击的命令;(3)服从团体规范,才比较容易被人理解,容易与人交往,容易被人接纳,

文档评论(0)

钱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