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宪法修改概说 一、宪法修改的概念 宪法修改是指宪法修改机关认为宪法的部分内容不适应社会实际而根据宪法规定的特定修改程序删除、增加、变更宪法部分内容的活动。 宪法修改是成文宪法国家宪法修改机关的特定活动。 宪法修改与宪法制定不同。制定宪法的权力(制宪权)与修改宪法的权力(修宪权)存在着联系和差异。 制宪权决定于国家权力的性质,制宪权是一种原生性权力,制宪权是启动宪法形成,并最终使国家权力合法化的一种权力。 修宪权是一种派生性权力,通常由宪法确定其主体、行使的程序。 二、宪法修改的必要性 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中规定了宪法修改的程序,说明制宪者已经意识到宪法修改的必要性。 宪法修改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使宪法的规定适应社会实际的发展和变化。 宪法修改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为弥补宪法规范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漏洞。 第二节 宪法修改的限制 一、限制宪法修改的理论 关于宪法修改有无限制问题,历来存 在无限制说和有限制说。 二、限制宪法修改的主要表现 1.宪法修改内容的限制; 2.宪法修改时间的限制; 3.宪法修改程序的限制; 此外,一些国家还对宪法修改的形式作了明确的规定,成为一种形式上的要件,也对宪法修改机关构成形式上的限制。 第三节、宪法修改的方式 从总体上说,宪法修改有以下三种方式: (一)全面修改 又称整体修改,是指在国家政权性质及制宪权根源没有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宪法修改机关对宪法的大部分内容(包括宪法的结构)进行调整、变动,通过或批准整部宪法并重新予以颁布的活动。 (二)部分修改 是指宪法修改机关根据宪法修改程序以决议或者宪法修正案等方式对整部宪法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调整或变动的活动。 (三)无形修改 又称 宪法变迁,是指在宪法条文未作变动(包括修改、解释或者由宪法惯例加以补充)的情况下,由于社会的发展、国家权力的运作等,使宪法条文本来的含义发生了变化。 宪法修正案 是指以修改宪法年代的先后重新设立条文,附于宪法典之后,按照“新法优于旧法”或“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凡与新条文相抵触的旧条文一律无效。 宪法修正案是宪法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有以下三种功能: 一是废除宪法原来的条款或者内容 二是变动宪法中的规定 三是增补宪法的条款或者内容 今日深圳罗湖建筑群 82年的深南大道 今天的深南大道 83年的华强北 现在的华强北商圈 2003年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和部署了修改宪法的工作,确定了这次修改宪法的总原则,成立了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为组长的中央宪法修改小组。 4月,中共中央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修改宪法的建议。 5月-6月,中央宪法修改小组先后召开6次座谈会,听取地方、部门和部分企业负责人、专家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拟订出《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征求意见稿,由中央下发一定范围征求意见。 8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召开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座谈会,征求意见 9月12日,吴邦国召开部分理论工作者、法学专家和经济学家座谈会,征求意见。 10月11日前,根据各方面意见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改,形成中共中央《建议》草案。经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多次讨论,将《建议》草案提请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 10月11日-14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建议》草案,由中共中央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提出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 12月22日,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全文公布。 12月22日-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全票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和宪法修正案(草案),决定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 2004年3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向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3月12日,根据代表的意见,大会主席团提出了审议情况报告和修宪草案修改稿交各代表团审议。 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投票表决宪法修正案草案。高票通过并公布。 日本的宪法解释禁止行使集体自卫权,只允许行使个别自卫权,即在本国受到攻击时行使武力。上世纪80年代,日本官员曾明确表示,如果想行使集体自卫权,只能修改宪法。而权宜之计是,先修改宪法解释,以后再谋求修改宪法本身。 宪法的解释 一、宪法解释的概念 宪法解释是指宪法解释机关根据宪法的基本精 神和基本原则对宪法规定的含义、界限及其相互关系 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 宪法解释既是使宪法规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钢琴谱 风居住的街道 完美原版 五线谱.pdf VIP
- 第1课 《消息二则》 课件(50张)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广西14个地级市(含县份)可编辑的课件地图.pptx VIP
- 横河AQ7275光时域反射仪(OTDR)中文操作手册.pdf
- 凉山州2025年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试题答案.docx
- 高中学生研究性课题题目大全 .pdf VIP
- 《GB_T 6616 - 2023半导体晶片电阻率及半导体薄膜薄层电阻的测试 非接触涡流法》最新解读.pptx VIP
- 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标本采集规范化培训.pdf VIP
- 2024华医网继续教育多学科糖尿病护理实践与管理题库答案.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