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道德的博弈1教案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道德与法律的博弈 课堂共识 要求: 1、无特殊情况须到课,未请假不到课作旷课处理。 2、参与课堂讨论、发言和提问。 3、共同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关闭手机或静音。 4、不需要发言的时候,保持课堂安静。 课程总评成绩: 平时30%(包括到课情况、参与讨论、书面作业等)+期末考试70%=总成绩10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大学生思想修养:这是本门课程的切入点; 大学生道德修养:这是本门课程的核心点; 大学生法律修养:这是本门课程的重点; 大学生的人生修养:这是本门课程的至高点。 道德与法律 道德是指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光荣与耻辱、诚实与虚伪等观点和规范的总和,它由人们内心信念、社会舆论、习俗和一般社会力量来保证其存在和起作用。 思考:道德与法律的联系? 解释:同样是人,品行却各不相同,品行一般的俗人很多,品德高尚的仁者却很少。真正的仁者,大家都敬重他,他们说话不会扭曲事实,也不会故意讨好别人。能够亲近仁者,对自己有莫大好处,品德会一天天进步,过错会一天天减少。不亲近道德高尚的人,对自己有莫大害处,如果品质恶劣的小人接近你,就会做错许多事。 唐丁(Tatting):弃权。法律与道德的两难。 饥饿不是杀人的理由,更不是杀人充饥的理由正如饥饿不是盗窃之借口一样。因此,我们的法律并没有也永远不会规定基于饥饿而盗窃可以免罪,当然也不会允许他们基于保护饥饿而杀人。但是我们以十个人的性命去拯救他们之后又判他们死刑,显得更加荒谬。此案已经超出法律可以解决的范围之外,因此无法判决。 基恩(Keen):有罪。法官遵从法律而非个人道德观念。 被告的确是违反了谋杀法,如果我们以道德来考虑罪行,必然导致法律无法得到有效执行。而每个人的道德观都不一样,如果在审判中掺入过多的个人感情,必然导致不同的法院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时作出不同的判决,届时法律的公平将无从实现。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游戏。 汉迪(Handy):无罪。用常识来判断。 统治者、被统治者及法官应情感一致,才可保持弹性。既然民众大多数都认为无罪,那么我们应该遵从民意。 校园十大不文明现象调查 **大学 迟到 旷课 随地吐痰 践踏草坪 在宿舍影响他人休息 乱扔垃圾 占座不到 考试作弊 损坏公物 公共场所情侣举止过度亲密 上课和自习时不关手机 法的定义: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是规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确认、维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规范系统。 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从表现形式上看,法律表现为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或国家认可的习惯;而道德则是一种意识形态、观念的东西。 从调节的层面来看,思想道德涉及主要是个体观念和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法律涉及主要是人们行为层面的问题。 从调节方式来看,思想道德修养主要依据个体内在的要求和信念起作用,是一种“软调控”,法律是通过强制性的外在控制发生作用,是一种“硬控制”。 从调节范围来看,思想道德涉及范围更为广泛,相对模糊;法律作用的范围较为具体,十分明确。 洞穴奇案:法律与道德的博弈 * Day 1.五位探险队员在洞穴探险中发生山崩被困,探险者只带有勉强的食物。由于没有按时回家,故营救几乎是立即展开。 Day X.营救途中有十个营救人员死亡。 Day 20.营救人员与他们取得无线电联络,被困者知道尚有最少十天方得被救。 专家告诉他们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再活十天是不可能。 八个小时后,被困者再问专家如果他们吃掉其中一个人是否可再活十天,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 被困者问以抽签的形式决定谁该死亡是否可行,包括医学家、法官、政府官员、神学家在内的人都保持缄默。之后他们自愿关上了无线电。 Day 23. 其中一名同伴被杀死吃掉。 被杀害的人是最先提出吃人及最先提出抽签的人。 大家曾反复讨论抽签的公平性。在掷骰子前,最先提出抽签的人(即之后的被害者)撤出约定,期望再等一星期。 其他同伴只询问他是否认为掷骰是公平,受害者并无异议,其他人替他掷骰,结果是对被害者不利。 Day 32.其他探险者获救。 案件溯源 洞穴奇案:被称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法律虚构 、法理学的史上的“永恒的洞穴”。 * 案件审理 第12条A款 任何人故意剥夺他人的生命都必须被判处死刑。 初审 被控谋杀 陪审团特别裁决确认事实 法庭裁定事实与罪名相符,罪名成立并判处绞刑 陪审团成员、法官向首席行政长官请愿,减轻刑罚为6个月 上诉审 最高法院5位法官……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欣赏《弟子规》歌曲《亲仁》 特鲁派尼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