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公开课教案解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总体考情: 试卷难度基本与高考相当,体现了高考试题综合性和时代性特点. 成绩分析: 试卷分析: 平均分50分左右,及格率30%左右,答题失误较多,有提高的潜力。 1.选择题7-9题 读某大陆局部地区年降水和年均温等值线图: 7.图中25℃等温线向西折向纬度低的地区,主要是由于: A.山脉的延伸 B.植被的稀疏 C.沿岸的寒流 D.河流的流向 9. ③所在地区为 A.黑土分布区 B.泥石流多发区 C.向斜构造区 D.沉积岩分布区 8.图中①、②两地分布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热带雨林 C.热带草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错因剖析:审题不清、误把非洲当澳洲 题目中可供提取的有效信息: 1.文字信息:“25℃等温线向西折向纬度低地区, 主要是由于”。 2.图像信息: ①.注意图中两条等温线 ②.图中的年降水量 ③.图中的河流 ④.图示区域的轮廓 考后反思: 1.高考中要加强审题. 2.审题要慢、做题要快;磨刀不误砍柴工. 3.要从题目文字描述和地理图像中获取有效地理信息、加以灵活运用. 4.切忌不加分析、盲目做题. 命题背景:高考热点-非洲 应喀麦隆、利比里亚、苏丹、赞比亚、纳米比亚、南非、莫桑比克、塞舌尔的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于2007年1月30日至2月10日对上述八国进行国事访问。   此次出访,是继去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召开后,中国对非外交的又一重大行动。访问旨在进一步加深中非传统友谊、落实北京峰会成果,使胡锦涛主席在峰会上宣布的中国政府加强对非务实合作的八项政策措施及早惠及非洲国家。 2.选择题10-11题 图为卫星拍摄的冰山照片,图片显示R冰山(69°24′S,100°12′E)已经从该地区厚厚的冰层中解体出来,它东西宽13千米、南北长约24千米。目前,R冰山正在向该地区的东部海域缓慢移动。据此回答: 10.图中j1与j2的经度有可能相差 A.10° B .5 ° C.1° D.30′ 11. R冰山缓慢移动的海域分布在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大西洋 D.格陵兰海 错因剖析:基础知识不扎实、不牢固. 本题运用到的基础知识: 一.1°经度之间距离因纬度不同而不同。 1°经度之间距离=111ⅹcosФ(Ф为当地纬度)千米; 1°纬度之间距离在各处是一样的:111千米。 二.四大洋的经纬度范围及分界线. 考后反思: 1.回头复习巩固基础知识,做到熟记于心。 2.高考中作计算题时要认真、仔细、谨慎。  新华网布鲁塞尔4月6日电(记者 刘秀荣) 联合国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7年6日在布鲁塞尔结束了为期5天的闭门会议,会议发表了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第二部分(报告第一部分:更加确信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指出气候变暖趋势加剧将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环境。   会议期间,来自190个国家的约400名代表将2500多名专家用6年时间撰写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的第二部分提炼为20页左右的“致决策者报告梗概”,希望引起相关决策者的高度关注,促使他们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命题背景:高考热点-温室效应 3.选择题4-6题 2006年世界能源消费总量为160亿吨标准煤,二氧化硫的排放达1.15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3.75亿吨。图2为中国、美国、日本、印度四国的能源消费、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比重图。回答: 4. ①—④所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印度、美国、中国、日本 B.中国、美国、日本、印度 C.美国、印度、中国、日本 D.美国、中国、日本、印度 5. ②国二氧化硫的排放主要来自 A.石油的使用 B.煤炭的燃烧 C.有色金属冶炼 D.火山喷发 6.四国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 A. ②〉① B.③〉④ C. ②〉 ③ D. ④ 〉 ① 错因剖析:听课不认真、犯本位主义错误 注意: 1.美国是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 2.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3.欧洲、印度和韩国的能源消费量亦不容小觑 。 考后反思: 1.上课要百分百的投入,提高听课效率,对老师上课讲解内容中自己不知道的或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