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十课1详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资源、环境、生态 总体小康 低水平 不全面 不平衡 * * * *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1981~1990,实现GNP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 第二步:1991~20世纪末,使GNP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GN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我国现在完成了“三步走”战略中的几步? 1、总体小康的成就(表现):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①从微观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表1:2001—2010年我国GDP的情况(万亿人民币) 注:1978年我国GDP为3645亿元 表2:2005—2009年我国GDP世界排名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GDP(亿元) 184937 216314 265810 314045 335353 世界排名 5 4 3 3 2 1、总体小康的成就(表现):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①从微观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②从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表1:2013年世界GDP排名 表2:2013年世界人均GDP排名 国家 GDP(万亿美元) 排名 美国 16.57 1 中国 9.4 2 日本 4.7 3 国家 人均GDP(美元) 排名 卢森堡 113533 1 美国 48387 14 日本 45920 18 中国 5414 89 注:世界平均水平31799 总体小康的不足(特点) 先进的教育设施 山区落后的教育   2009年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到37%和43%(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3550万人,农民工人数为2647万人(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万人); 我国目前的小康还处于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享受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 总体小康的不足(特点) 1、图片反映了什么? 城乡收入逐年增长,但城乡之间的差距在扩大 2、收入差距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之间 3、这说明了我国总体小康的什么特点? “十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 总体小康的不足(特点) 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2.总体小康的特点: 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 全面小康 高水平 全面的 平衡的 成为 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国内市场规模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经济) 成为 人民生活富裕、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生态) 成为 民主权利更加充分、具有更高文明素质 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政治、文化) 成为 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 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社会) 成为 对外更加开放、更具有亲和力的国家 (对外关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蓝图: (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全面小康的目标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 社会发展状态 生活质量 标准 区别 全面小康 总体小康 比较 低水平——低标准的小康。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800美元 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 刚跨过小康的门槛 更高水平——较高标准的小康。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富裕 不全面——①小康生活所覆盖的人群不全面; ②小康生活的实际内容不全面,偏重于物质消费。 更全面——①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 ②除注重物质消费外,更注重精神消费和享受消费。 发展很不平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发展水平差距不小。 发展比较平衡——将缩小地区、城乡、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差距;惠及十几亿人口。 ①都是小康社会,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二者只是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 ②总体小康是全面小康的基础条件,全面小康是总体小康的发展和完善。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