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__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讲解.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3课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马关县古林箐乡中心学校 杨正洪 73页思考与讨论: 如果新联盟条约得以通过,那么新旧国名的差别在哪里?这个差别意味着什么? 答:差别主要在于原来强调的是“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而新联盟条约虽只是以“主权”代替,但根本性质却发生了变化。前者是一个高度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后者则是各个主权独立国家间的松散联盟。这个差别意味着苏联从根本上抛弃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预示着解体的命运。 第13课练一练: 1.在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这个国家的改革最有成效,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未能顺应形势变化调整经济政策,导致外债负担沉重,物价不断上涨,终于在1989年10月份,执政党丧失政权,社会制度也发生演变。这个国家是( ) A.波兰??????B.匈牙利??? C.捷克斯洛伐克 D.南斯拉夫 2.右图是20世纪60年代在东西柏林边界上修筑的“柏林墙”,它是东德人和西德人难以逾越的障碍;20世纪90年代,德国统一,柏林墙拆除。柏林墙的拆除,反映了哪一历史状况( ) A、两级对峙 B.欧洲一体化 C.东欧剧变 D.苏联解体 3.“一个超级大国垮了,另一个超级大国被削弱”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形势的真实写照,这个“垮了”的“超级大国”是( ) A.英国 B.美国 C.苏联 D.德国 4.1991年底,一位老妇人对记者说:“遗憾的是,列宁创建的国家没有了,我们愿意为骄傲的莫斯科已不再是各族人民的首都。”引发老妇人感概的事件是( ) A. 十月革命 B. 苏德战争 C.苏联解体 D.华约建立 5.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的学生召开了一次以“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如果你是兴趣小组的成员,请根据下列篇章,揭开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面纱。 【线索梳理】 (1)下列时间构成本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的历史线索,请写出这些时间发生的大事。 1953年( );1956年( ) 1985年( );1989年( ) 1991年( ) 【情景创设】 伊万诺夫是沙皇时代一个年轻人,现在已是百岁老人,1991年苏联解体,伊万诺夫老人扔掉手中的报纸,喃喃道( )改革把苏联搞“乱”了,( )改革把苏联搞“垮”了,苏联巨人倒下了。 (2)老人喃喃的话语中反映了苏联哪两个人物的改革? 答: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 【启示感悟】 (3)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加强执政党建设;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等。 演练提升: 1.引发“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统一”等现象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 A.华约建立 B.东欧剧变 C.苏联解体 D.美苏争霸 2.1991年12月25日,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苏联国旗——镰刀锤子红旗徐徐降下,代之而起的是白、兰、红三色的俄罗斯国旗。至此,存在了近70年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解体。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逐渐僵化,这种体制被称为(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体制 B.新经济政策体制 C.资本主义体制 D.斯大林模式 3.20世纪80年代后期,戈尔巴乔夫改革使政治体制发生的急剧变化主要表现在①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②国家权力分散③叶利钦控制了苏联全局④苏联解体[????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在评论某次改革时,一学者风趣地说:“太冷了,本想弄点木材烤烤火,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给烧了。”据此推断,他针对的是( ) A. 赫鲁晓夫改革 B. 匈牙利改革 C. 戈尔巴乔夫改革 D. 捷克斯洛伐克改革 5.某论文把推行高度的民族自治、放弃一党制、列宁塑像被推倒、“八·一九事件”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 A.苏联的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