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层模型在食品安全
领域:农业经济学
分层模型在食品安全支付意愿研究中的应用(
——以北京市消费者对月饼添加剂支付意愿的问卷调查为例
曾寅初1 刘媛媛1 于晓华2
1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2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农业经济与农村社会学系
内容提要:微观经济调查数据的分层现象虽然经常遇到,但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造成实证模型的系数估计存在偏差。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消费者关于月饼添加剂安全性的支付意愿研究为例,利用北京市25个超市中的396名消费者的调查数据,导入分层模型,分离了超市因素和顾客因素,验证了在微观实证研究中应用分层模型的重要性。
关键词:分层模型;食品安全;支付意愿
Application of the Hierarchical Models to the Analysis of Consumer’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Food Safety
——A Case Study of WTP for Mooncake Additives in Beijing Zeng Yinchu, Liu Yuanyuan, Yu Xiaohua
Abstract:In the microeconomic survey, data structures are often hierarchical. But this common phenomenon has not been given the attention it deserves, which generates biases in the coefficients estimation of empirical model. Using the survey data of 396 customers from 25 supermarkets in Beijing and hierarchical models as well, this paper separates out supermarket effects and customer effects in willingness to pay for food safety of mooncake additives. The improved results verify the importance of applying hierarchical models to microeconomic empirical studies.
Key words:Hierarchical Models; Food Safety; Willingness to Pay
一、引言
数据的分层现象是在实证研究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例如学生嵌套于班级、班级嵌套于学校、家庭寓于社区等等,这需要使用分层模型进行分析。Mason等[1]最早提出了对分层数据进行分析的概念和方法;Raudenbush等[2] 和Goldstein[3]对分层(多层)模型的开创和发展做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贡献,使分层数据的分析方法得到普及。该方法不受线性、正态、方差齐性和样本独立性等传统统计假设的严格限制,适合对层级数据的分析,因此,在社会科学研究的许多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4],比如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和人口学等。但是,到目前为止,数据的分层现象在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尚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使得现有的一些文献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本文将以食品安全的支付意愿 (Willingness to Pay, WTP)研究为例,说明重视数据分层问题的必要性和应用分层模型进行微观经济实证研究的有效性。
国内大多数研究在考察食品安全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时,主要是采用Pobit或Logit等传统的回归分析方法[5-9]来研究消费者的个体差异对WTP的影响,很少考虑到超市间的差异:某些超市的顾客会比其他超市的顾客有更高的支付意愿。即使有部分研究将超市因素与顾客个体因素并列在一起进行回归分析,如刘李峰[10]把被访者分为小区居民、超市消费者和农贸市场消费者三类,得出被访超市消费者的价格支付意愿最高,被访农贸市场消费者的价格支付意愿最低,被访小区居民的价格支付意愿居于其间的结论,但是并没有运用分层模型来分析。另外一些研究者仅考虑了超市的因素,如钟甫宁[11]以南京某大型超市的5个门市店作为分析对象,揭示了转基因标签的实施对食用油市场份额的实际影响,但是,并没有考虑消费者个人特征的影响。
现有的许多关于食品安全支付意愿的研究数据一般包含了两个层次:个体和超市。上面的三种研究思路由于没有充分考虑调查数据的层次结构,得出的结果在通常情况下是有偏的[2];因为回归系数混合了超市效果(Between Effects)和个人效果(Within Effects)。一般而言,超市的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