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本课知识点 一、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 改革法的公布 三、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完成四、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20-30% 90% 占有土地比例 所占农村人口比例 10% 70-80% 地主 农民 1111 农民长期遭受地主剥削的根源是什么? 封建土地制度 请看资料,结合课本12页第二自然段分析土地改革的主要地点、时间、标志、内容、步骤、结果。 “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土地法》还根据全国解放后的新情况,将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以便更好的孤立地主,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以利于早日恢复和发展生产.从1950年冬天开始,有领导的分期分批进行。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到1952年底,除了新疆、西藏等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我国大陆普遍实行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封建剥削制度,使广大农民得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批生产资料,而且不必每年再向地主交纳约3000万吨以上的粮食和地租。 土地改革-烧地契. 一、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2、新中国成立时,占全国三亿多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为了使广大农民从地主阶级的压迫下出来,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为了发展社会经济,也为了巩固人民政权,所以必须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 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主要内容: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三、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完成 注意:是在新解放区内开展 1、开始的时间:1950年冬,分期、分批进行。 2、与以往土地改革的不同之处: 注意保护富农经济,对地主由过去没收其一切财产改为没收土地、农具、耕畜、多余的粮食及房屋,保护民族工商业等。 3、完成: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土地改革基本结束。 土地改革(19 50-1952年) 在土改中,农民拔掉地主立的界碑 土地改革-烧地契. 资料1: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最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资料2:毛泽东也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资料3: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觉。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歌剧《白毛女》剧照 四、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了。 (2)、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 (3)、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