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重庆市七校联考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资料.doc

重庆市七校联考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七校联考 命题学校:重庆市大足中学 命题人:高长霞 审题人:周 兴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综合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1.“昼出耘田夜绩麻(“绩麻”意为把麻搓成线),村庄儿女各当家。”这句诗反映了( ) A.农业灌溉方式的变化 B.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C.家庭手工业艰难经营 D.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2.生产工具的演变是古代中国生产力不断进步的表现。关于下列四幅图片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一 战国铁犁犁冠 图二 汉牛耕画像石 图三 宋高转筒车 图四 唐曲辕犁 A.图一是当时农业进步的标志 B.图二技术是由国外传入中国 C.图三的主要用途是鼓风冶铁 D.图四的主要改进之处是犁壁 3.岳飞冤死风波亭以后20年,朝廷派人到江西九江调查岳飞家产,拿到一份财产清单,清单上说,岳飞在九江的时候陆续买下旱田“十一顷九十六亩三角”,水田“七顷八十八亩一角”,以及房屋“四百九十八间”。 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A.国家授田制的推行 B.土地兼并的盛行 C.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D.封建政府与地主的矛盾激化 4.中国古代瓷器生产技术高超,咏“瓷”诗句众多。如:“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矛斋也可怜。”诗中的“越窑”和“大邑”分别以生产什么瓷器出名( ) A.青瓷、粉彩瓷器  B.粉彩瓷器、白瓷   C.青瓷、白瓷   D.白瓷、青瓷 5. 下列对重农抑商政策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强调发展农业而限制工商业发展 B.突出发展农业而禁止工商业 C.重视农业发展而忽视工商业发展 D.强调以农为本而取消工商业 6.明代中后期,苏州纺织业中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最主要依据是( ) A.苏州地区商品经济发展 B.出现颇具规模的“机房” C.出现控制手工业者的包买商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7.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 ) 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 8.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 B.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 D.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 9.20世纪40年代后期,三毛流浪到上海,看到到处是美国商品,充斥着各家店铺,他非常困惑……请指出造成他困惑的原因( ) A.《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B.三毛的观察不全面,英、法、日等国的商品也充斥着中国市场 C.美国经营商业的技术高,中国人只喜欢美国货 D.官僚资本严重受损,不得不依赖美国商品 10.“春耕已经开始,所有的家庭都忙成了一团。哈呀,多年来大家都是在一块劳动,现在一家一户出山,人们感到又陌生又新奇,同时也很激动。从今往后,自己的命运就要靠自己掌握罗,哪个人再敢耍奸溜滑不好好劳动?”(路遥《平凡的世界》)这段话可以用来解读新中国的(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八字”方针的实行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在当今上海,“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这主要是由于[( )来:A.长江三角洲的开放 B

文档评论(0)

三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